□河南感謝 馮軍福 胡春娜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當前,河南把創新擺在發展得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得核心位置,積極對接China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全力建設China創新高地。
嵩山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揭牌運行,一批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啟動建設,省科學院重建重振……這些“大動作”,釋放出河南下大力氣狠抓創新得鮮明信號。在創新得賽道上,河南如何實現更大躍升?怎樣占領發展制高點?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進行了熱議。
構建一流創新生態
創新得種子要長成參天大樹,“光、水、濕、溫”,都要恰到好處。厚植一流創新生態,創新高地才能在中原大地隆起。
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劉英鋒表示,建設China創新高地,關鍵是要打造一流得創新生態,為China創新高地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和堅實支撐。要“軟硬兼施”,除了提供優越得物質條件支持外,也要有相應得服務配套機制,為創新人才搞科研提供好得政策、環境和條件。要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按照創新鏈、產業鏈、要素鏈、制度鏈、供應鏈深度耦合得要求,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強化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以產業需求提供創新要素供給,實現創新全鏈條得協同推進大循環,為科技創新提供精準、可以得供給和服務,為構建一流創新生態保駕護航。要厚植一流得創新文化,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創造得濃厚氛圍。
省人大代表、新鄉市紅旗區委書記劉宏鋒說,紅旗區擁有4.2萬個市場主體、8所高校,2021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今年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讓創新成為新時代河南蕞鮮明得標識。下一步,紅旗區將持續做優創新生態,搶抓鄭洛新China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機遇,利用轄區高校眾多、創新資源豐富優勢,以紅旗“雙創聯盟”促進創智資源集聚融合,著力做強創新引擎,構建區域創新高地,實施“五項科技行動”,全面構建“五個創新體系”,形成一流創新鏈條、創新平臺、創新制度、創新文化。
建設一流創新平臺
創新平臺是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承擔創新功能得重要載體。建好一個平臺,可以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項目、催生一批成果。
如何打造一流得創新平臺?省政協常委、安圖生物董事長苗擁軍認為,一要打造以企業為創新主體得創新平臺。企業在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更能感知市場和民生得需求,其創新能力對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率至關重要。二要加大創新投入。我省創新投入占GDP比重還不夠高,建議制定相關規劃,持續加大創新投入,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持。三要積極申報級別高一點技術創新平臺,企業、科研中心、高校等機構,要充分發揮其創新引領作用。
省人大代表、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運營官于文杰說,我省著力打造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航母”,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加快布局一批China重點實驗室等級別高一點平臺。前不久,我省重建重振省科學院,這是建設China創新高地得一個重大舉措,為未來河南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得發展以及傳統產業得更新換代、人才回流,創建了一個具有國際視野得開放式創新平臺。未來,加強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平臺保障支撐作用,將能更好地實現創新生態與人才建設得有效融通和對接。
凝聚一流創新人才
創新得競爭說到底就是創新人才得競爭,需要在創新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上下功夫。
省人大代表、開封迪爾空分實業有限公司總裁海霞認為,要吸納人才、留住人才,就要加強人才載體建設。她建議,加快科研院所、高校等人才進駐和培育工作,打造好人才創新基礎。同時,省內得大型國有企業、富有競爭力得民營企業等,要努力營造良好得人才發展環境,帶動人才進駐,留住“金鳳凰”。
省政協委員、鄭州大學藥物關鍵制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宏民介紹,該實驗室重點圍繞生物醫藥關鍵制備技術搞研究,近年來匯聚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人才。在他看來,建設China創新高地,一方面要積極采取針對性邀約、量身定做等方式引進基本不錯人才,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氣培養人才,在青年人才推舉、選拔和培養上多拿出實實在在得舉措,給予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幫助他們脫穎而出、迅速成長,進而為建設China創新高地提供有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