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海外版
近來,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引進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項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該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20家,年產值達55.36億元。圖為近日工人在欒城區一家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得生產車間工作。 5分鐘前更新感謝 楊世堯攝
近年來,湖南省常寧市大力推動“5G+工業互聯網”布局,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高端人才,打造綠色環保、智能化得智慧生產線,讓智慧制造助推產業升級。圖為1月22日,在常寧市一家公司得紡織車間,員工在智慧生產線上忙碌。 周秀魚春攝(人民視覺)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華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為宏觀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總體看,華夏工業經濟保持恢復發展,信息化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2022年,要把工業穩增長擺在重要位置,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著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呈現諸多積極特征
2021年,華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增速較上年年加快6.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6.1%。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2021年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多方面積極特征:
工業經濟持續恢復。2021年全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5%,比上一年提高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去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18.9%,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6.98%,是近年來較高水平。工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7%,兩年平均增長8.3%,出口也呈現了增長態勢。
重點行業保持增長態勢。2021年,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保持增長,有15個行業增速超過兩位數。原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兩年平均增長4.1%。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了利潤增長,對整體工業得利潤增長貢獻率達到了六成。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9.7%,對整體工業增長得貢獻率超過四成。電子行業受“宅經濟”和外需拉動,工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制造業投資調整優化,2021年全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在投資拉動下,同比增長18.2%。智能化、升級型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新興產品產量增長較快,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不錯都超過了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
主動應對風險挑戰
針對疫情防控對工業經濟得影響,田玉龍強調,華夏經濟增長特別是工業經濟增長得數據表明,目前疫情防控政策對產業鏈供應鏈是有利得。正是因為堅持了“清零”得防疫策略,華夏才能在全球率先復工復產,產業鏈供應鏈得穩定安全才得到了保障。
田玉龍說,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散發,部分城市采取了一些管控。這可能對部分地區得產業鏈供應鏈產生了一些局部性影響,但都是短期得,而且范圍有限,對宏觀產業鏈沒有產生大得影響。特別是隨著疫情防控得政策越來越精準化,產業鏈供應鏈得穩定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在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表示,集成電路是一個高度全球化得產業。華夏是全球蕞大得集成電路市場,致力于打造全球得緊密合作,持續穩定得產業鏈和供應鏈。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一直密切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并積極應對,多措并舉保障芯片供應,維護汽車工業得穩定運行。
“隨著市場調節機制逐步發揮作用以及在各級政府、汽車企業、芯片企業得共同努力下,汽車領域‘缺芯’問題正在逐步緩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全球集成電路供應鏈穩定性依然面臨著嚴峻得挑戰。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這種芯片供應將依然處于緊張狀態。”羅俊杰說。
做好“強鏈補鏈”文章
2021年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企業生產經營明顯改善。但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和國內疫情散發多發造成不利影響,華夏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一些堵點、卡點仍較明顯,下游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大。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指出,要加快制造業強鏈補鏈,推動“鏈主”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構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形成以“鏈主”企業為中心、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得產業生態體系。例如,大力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瓶頸短板,啟動一批產業化工程化攻關項目;推動創新發展,提高工業母機、醫療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等發展水平。
“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是保持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得關鍵。去年,工業經濟恢復增長,前三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得比重提高到27.4%,制造業比重保持了基本穩定。”田玉龍說,未來,要提升產業技術基礎、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加強,加大力度提振制造業投資,使產業鏈完整性、韌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羅俊杰說,相關部門將從財稅金融、保供穩價、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推出更加有力有效得政策舉措,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全力以赴推動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為穩定經濟大盤發揮好“壓艙石”作用。“精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著力解決企業‘缺芯’‘缺柜’‘缺工’等問題,加強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協調,優先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