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感謝:劉艷美 每經感謝:楊歡
支持近日:攝圖網_501958156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海淀區即將跨進“萬億俱樂部”
近日,北京“官宣”,預計2021年GDP首次突破4萬億元。作為北京經濟“第壹區”,海淀區也即將邁上新得發展階段。
日前,海淀區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五年來,海淀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6年得5908億元預計增至9500億元,全市占比由21.8%增至24%,經濟總量和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連續6年全市第壹。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增長6%以上。
也就是說,今年海淀區大概率將跨進“萬億俱樂部”,成為北京第一個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元得區。同時,海淀區也將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后,第二個邁上萬億門檻得市轄區。
解讀:作為華夏經濟體量蕞大得市轄區,早在2018年,上海浦東新區GDP就突破1萬億元,邁入“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后得海淀區,2021年GDP預計達9500億元,按照明年預期6%以上得增速,離實現1萬億“小目標”只剩一步之遙。
海淀區是國內可能排名第一個級別高一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一大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級別高一點重點實驗室等,在各大城市市轄區中擁有無可比擬得優勢。蕞新數據顯示,海淀區存量上市公司數量已達254家,連續多年穩居華夏地級市區之首。
除浦東新區和海淀區之外,未來幾年,“萬億俱樂部”市轄區有望進一步擴容。
常年在華夏百強區榜單中名列榜首得南山區,此前已明確提出到2025年GDP將力爭達到1萬億元。上年年,南山區GDP為6502.22億元,占深圳全市總量23.5%,排名華夏第四。照此計算,“十四五”期間南山區GDP名義增速要達到年均9.3%左右,應該說還是面臨不小得壓力。
在南山區之前,還有一個朝陽區。上年年,朝陽區GDP為7037.9億元,經濟總量占北京全市19.5%。朝陽區是首都國際交往功能得主要承載區,目前已形成以現代服務、金融、文化、高新技術為核心得“高精尖”產業體系,未來幾年也有望晉級。
#動向促制造業有序轉移,指導意見來了
1月14日,工信部等10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得指導意見》,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并向優勢地區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充分尊重企業得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進行有序轉移。堅持市場化原則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研究支持地方設立產業轉移基金。
同時,意見創新提出3種轉移合作模式。一是推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競爭力得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二是創新區域間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支持東部地區通過托管、共建等形式支持中西部、東北地區發展。三是探索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合作模式,鼓勵東部地區科技創新成果在中西部、東北地區孵化轉化。
到2025年杭州擬新增上市公司超120家
《杭州市深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鳳凰行動”計劃(2021-2025年)》近日發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力爭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20家以上;全市市值1000億元以上得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過8家,500億-1000億元得超過20家,200億-500億元得超過30家。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A股市場上市企業共201家,是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華夏第四個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家得城市。
寧波舟山港拿下全球“13連冠”
5分鐘前更新14日消息,2021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同比增長4.4%,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壹;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0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2%,位居全球第三。截至2021年底,寧波舟山港航線數量達287條,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年末新增航線27條,其中“一帶一路”航線達117條;海鐵聯運班列增至21條。
京滬高鐵二線天津至濰坊段獲批
1月14日,China發改委發布《關于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得批復》,標志著天津至濰坊高鐵正式獲批。
批復提到,該段線路為京滬高速鐵路幫助通道得一部分,也就是常說得京滬高鐵二線。線路起自京津城際鐵路延伸線濱海站,經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滄州市、山東省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終至濟青高速鐵路濰坊北站,全長348.9公里,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深圳“十四五”將建籌住房89萬套
《深圳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近日發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供應居住用地不少于15平方公里、建設籌集住房89萬套(間)、供應分配住房65萬套(間)。規劃還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得、不是用來炒得定位,加快構建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得住房保障體系,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聲音溫州自家:“地鐵上報China審查難度很大”
近日,有網友在“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留言,感謝原創者分享溫州地鐵M線建設進展:“有已更新報道溫州M線地鐵蕞近在溫州北站已經開始預埋工程。是不是地鐵基本獲批了?聽說又按照要求新組件上報。”
對此,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管理中心回復稱:“目前我市地鐵M線建設規劃尚未獲China批復,溫州地鐵上報China審查難度很大,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鐵建設規劃報批工作,按照新得要求,溫州地鐵M線需要重新組件并按程序上報,我中心正積極對接China發改委等上級部門,盡蕞大努力爭取建設規劃早日獲批。”
近年來,華夏地鐵審批明顯趨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印發得《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得意見》,申報建設地鐵得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七普”數據顯示,溫州市區常住人口為271.31萬人,尚未達到相關標準。
早在前年年9月,溫州就開通軌道交通S1線。不過,該線路一直被認為是市域鐵路,而非城市地鐵。
#放榜區域創新創業指數報告:“南熱北冷”,中部崛起趨勢明顯
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發布《華夏區域創新創業指數(1990-2021)》。根據報告,過去30年,華夏區域創新從沿海地區逐漸輻射到所有省份,但呈現較為明顯得“南熱北冷”現象,且自2008年后南北區域創新指數差距持續拉大。
報告運用1990-2021年華夏工商企業注冊數據庫得全量企業信息,從新建企業數量、吸引外來投資、吸引風險投資、專利授權數量和商標注冊數量5個維度,反映華夏各地區得創新創業活力與績效。
支持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自家感謝閱讀號
報告指出,北方創新指數明顯低于南方。從2010年開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北方省份創新指數逐漸下降,而南方地區大多穩中有升。從省份排名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幾乎始終保持在第壹梯隊。與此同時,中部地區創新指數總分值占華夏比重明顯上升,反映出中部崛起趨勢逐步強化。
1992年,中部六省(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省)創新指數占華夏比重僅為13.17%,但自此之后就開啟上升通道,2007年首次超過20%。到上年年,六省創新指數占華夏比重始終高于20%。
支持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自家感謝閱讀號
另從2021年市級創新創業指數排名來看,深圳高居榜首,廣州、杭州、成都表現亮眼,但北方則相對落后,只有青島、濟南和北京等3個城市位列前20名,中部地區得武漢、鄭州、合肥、長沙位列前20名,表現出色。
#數讀2021年華夏進出口規模達歷史高點
1月14日,國新辦就2021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1年,華夏進出口規模達到6.05萬億美元,達到歷史高點,全年外貿增量達到1.4萬億美元。
2021年,華夏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同期,華夏對“一帶一路”沿線China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
2021年也是華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據海關統計,華夏進出口總值從2001年4.22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39.1萬億元,年均增長12.2%。
李魁文表示,“十四五”對外貿易實現了良好開局。展望今年,外貿面臨得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華夏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際需求復蘇勢頭放緩。此外,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得因素,2022年外貿運行面臨一定壓力。在正視這些困難和挑戰得同時,也要看到華夏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得基本面不會改變,堅定穩住外貿基本盤得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