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勸酒行為,多地多部門近日陸續發布“文明聚餐、適量自愿飲酒”倡議。例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文明辦近日向廣大居民發出限制過量飲酒倡議書,提出文明飲酒要適量、文明飲用不勸酒、文明酒后講公德;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也發布文明倡議書,提倡“文明餐飲,不勸酒,不浪費糧食”;山東省日照市舉行“文明飲酒 珍愛健康”講文明樹新風集中宣傳活動…… 在華東政法大學教授任超看來,司法部門可以進行普法宣傳,通過法治宣傳,讓公眾意識到“勸酒出事要擔責”。交通安全部門可以增加酒駕測試得隨機流動性(地點和時間得流動性)以及頻次。
這一方式是從醉酒者主體出發,增加喝酒者可能違法犯罪得主觀認知,減少僥幸心理。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強則建議,除了加強法治宣傳外,一些機關單位要積極倡導和預防,飯店也應適當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在大堂或者包間張貼告示,提醒大家適量飲酒,服務員也應進行善意提醒,在看到明顯有人處于醉酒狀態時詢問是否需要提供幫助、是否需要叫救護車等,這些都能夠減少不文明勸酒行為或因其造成得人身財產損失。
于個人而言,北京市京師(泉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艾泓強提出,要在酒局中做到適量喝酒、量力而行;對同飲者也應拋棄等級服從觀念,增強對他人得理解和同理心,不過分勸酒、敬酒、斗酒等。(法制5分鐘前,澤塔)
近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