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前更新上海1月7日電(感謝胡潔菲)一條30公里得管線工程,系統在10秒內就能自動解析出圖紙上近百個斷面得600多項數據指標,準確率達百分百,避免申請企業反復錄入……城市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更高程度得智能化成為政務服務改革得重要方向。瞄準更“好辦”、更“快辦”,上海市“一網通辦”目前已分別推出121個和124個高頻事項,持續推動改革邁向縱深。
“‘一網通辦’上線以來,群眾辦事體驗有了極大提升,但同‘像網購一樣方便’還有距離,尤其是線上辦理得材料預填、AI預審等便利功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上海市政府辦公廳職轉處副處長沈強介紹說,為此,上海市研究推出了一批企業群眾辦件高頻、辦理情形較為復雜得事項,進行“個性指南+智能申報”得“好辦”優化;同時選取一批辦件高頻、辦理情形相對簡單得事項,進行“快辦”服務優化,要求“3分鐘填報、零材料提交”,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極簡易用得辦事體驗。
以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推出得《工程規劃許可證》新辦事項為例,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政工程管理處四級調研員王凌云說,企業申請許可證時,系統將根據項目編號自動獲取基本信息,實現申請表單預填,避免申請企業重復填寫。“原先需要企業提交上百張圖紙,現僅需上傳電子材料,無需紙質報件,無紙化申報率達百分百。”
“市民在申請辦理非機動車注冊登記時,系統將自動識別個人信息以及上傳得非機動車購車發票、合格證等照片材料得字段信息,并完成預填,表單預填率達到百分百。”上海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七支隊副支隊長李曉明介紹,截至2021年12月底,該業務網上辦理量已達25萬件,流程業務平均每筆耗時從原來得1個小時壓縮至10分鐘以內,大幅節約了群眾辦理時間。
“政務服務改革不僅要‘有速度’,考評群眾跑動次數、所花時間,還要真正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到用戶得感受和體驗,‘有溫度’‘有態度’。”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說,“好辦”“快辦”事項通過強化AI運用能力,能夠提升政務服務得人性化程度,是人民城市理念得重要體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