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感謝|鐘睿 感謝|夏崇
吃貨們又將參與一個百億級得大項目。
11月12日,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衛龍”)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沖擊“辣條第壹股”。這是繼其于5月12日遞交招股書后,再次遞交申請。
據港交所消息,11月14日,衛龍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據相關文件顯示,衛龍此次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
今年5月,衛龍完成Pre-IPO輪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華夏、騰訊、云鋒基金等跟投。據業內估計,其投后估值超過600億元,或超過三只松鼠、恰恰、良品鋪子市值得總和。
01
白手起家,登陸富豪榜
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得家鄉湖南岳陽平江縣,以麻辣醬干聞名。1998年,一場洪水讓當地得醬干原材料黃豆產量大減,價格從7毛一斤漲到了1.5元一斤,醬干產業陷入低迷。
家鄉人紛紛轉行,劉衛平則將目光投向盛產面粉得河南漯河。
1999年,劉衛平、劉福平兄弟倆憑著一股闖勁,來到河南漯河創業開廠。
蕞初,手工作坊里得工人們拿鐵盆將人工肉、豆皮和辣醬攪拌后拿去賣。市場反響不錯,劉衛平卻虧了本。
一次偶然得機會,劉衛平在路邊吃到一碗牛筋面,獲得靈感。劉衛平發現口感筋道、成本更低得牛筋面加入辣味后大受市場歡迎,他將其取名為“鱔魚條”,后來因其獨特得辣味被老百姓稱作“辣條”。
2001年,劉衛平和弟弟劉福平在河南漯河創辦衛龍,2003年,公司申請衛龍商標。
劉衛平積極推廣辣條,從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商超,到學校、社區小賣部,隨處可見衛龍辣條得海報。逐漸打開市場后,劉衛平花重金邀請一線明星給衛龍代言。
2004年,劉衛平不惜花400萬,從歐洲引入可以生產線,將包裝機由半自動升級為全自動,并聘請可以質檢團隊把關產品質量,優化供應鏈。衛龍搖身一變,從一家手工作坊轉型升級為一家現代化生產企業。
一系列大膽嘗試,讓衛龍從一眾辣條作坊中脫穎而出,創始人身家水漲船高。
2021胡潤百富榜中,劉衛平、劉福平兄弟首次登榜,以280億元身家居總榜單第223位,成為河南第二富豪和河南漯河首富。
02
盈利攀升,成同業佼佼者
成立20年來,衛龍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衛龍總收入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和23.0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2.4%。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這一增速遠超華夏休閑食品行業同期4.1%得年復合增長率。但和多品類零食上市企業相比,衛龍食品營收表現偏弱。
以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為例,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良品鋪子營收為44.21億元,是衛龍同期營收業績得近兩倍;同期,三只松鼠營業收入達52.61億元,超過衛龍上年全年營收總和。
盈利能力方面,辣條界“扛把子”遠超同行。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衛龍分別實現凈利潤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及3.58億元。
上年年,公司凈利潤率達到19.9%,幾乎是同期同行平均凈利潤率10%得兩倍。同期,三只松鼠、洽洽、良品鋪子凈利率分別為3.07%、15.22%、4.36%。
衛龍毛利率呈現逐漸增長趨勢,由2018年得34.7%增至前年年得37.1%,再進一提升至上年年得38%,盈利能力超營收規模更高得洽洽和絕味。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華夏辣味休閑食品市場相對分散,按零售額計,上年年前五大參與者得市場占有率為10.7%。
上年年,衛龍在華夏辣味休閑食品市場排名第壹,市場份額為5.7%,按零售額計是第二名得3.8倍。
03
內憂外患,靠辣條支撐
2003年,公司打造“衛龍”系列休閑食品,此后不斷拓展產品品類。目前,衛龍已擁有調味面制品類、豆制品類、魔芋制品類、素食類、肉制品類5大類共計40多種系列產品。
調味面制品是衛龍得主營產品。據招股書,2018-上年年,調味面制品得營收從21.61億元提升至26.9億元,營收占比約7成。
辣條制作成本和技術門檻較低,利潤較高,市場同類企業勢必入局分一杯羹。
鹽津鋪子、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國內休閑零食品牌,甚至傳統糖果企業金絲猴,均布局辣條產品矩陣。
眾敵圍搶辣條生意,同樣產自湖南得麻辣王子突出重圍。其倡導天然健康得產品理念,比衛龍更早一步建立健康面筋研發中心,對辣條原料、味道做了升級,逐步取消辣條零食中得添加劑。
內患同樣存在,衛龍銷售依賴第三方線下經銷商。
招股書披露,上年年,衛龍線下渠道銷售額占其總營收得90.7%;2021年上半年,該比例下降至88.3%,但線下渠道銷售仍占主導地位。
截至2021年6月30日,衛龍在華夏得經銷及銷售網絡包括2150名線下經銷商及超過62萬個零售終端,其中約八成零售終端位于低線城市。
衛龍在招股書中指出運營風險,“經銷商減少、延誤或取消訂單,選擇或增加銷售競品,未能與現有經銷商續約等,均可能導致收入波動或減少,甚至對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80、90后邁入養生行列,小賣部辣條情節逐漸淡去后,培育新消費群體成為衛龍品牌長遠發展得難題之一。
外憂內困,僅靠單一得產品線和下沉市場零售渠道,“辣條一哥”衛龍上市能否一路坦途尚未可知。
題圖近日:衛龍自家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