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寒假,七歲男孩的母親劉佩在糾結了三個月后,終于走進了位于宣化路上的“樂享正面管教家長課”培訓班。第一次上課,劉佩搓著手有點害羞地自我介紹說:“我很焦慮孩子的養育問題,自己私下也看了不少書,希望在這里學到更多親子溝通技能。”
春節前最后一節培訓課,培訓主題是如何科學做好時間管理。聽課的家長都會在筆袋里裝滿各色記號筆,用于標記老師的授課重點。劉佩聽得很認真,但凡聽到不理解的,她都積極發問。
眼下,迫于升學壓力,中小學生奔波于各類學科培訓班。而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扮演好陪讀角色,也忙著走進家長培訓班,努力學習如何“馭”娃。正面管教、兒童禮儀、兒童游戲治療……在成為“完美家長”的這條奮斗之路上,培訓充電與自我修煉,究竟哪一條更靠譜?
遇到育兒困惑的她們,紛紛主動走進家長培訓班
在長寧區一座辦公樓里,正面管教培訓師魚瑤華在這里舉行了春節前最后一次讀書分享會。來聽課的家長職業五花八門:旅行規劃師、會計、營養師、園林設計師……而且清一色都是女性。這些媽媽們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大多有出色表現,唯獨在“做母親”這件事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惑。
于曉青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行事干練的她很在意時間管理。“現在社會競爭激烈,瞬息萬變,如何合理安排好學習、運動、休息的時間,是孩子贏在當下的關鍵技能。”為此,于曉青報名學習了時間管理課程,在用科學理論不斷糾正兩個孩子的行為習慣時,她經常會與女兒產生摩擦。
隨后,于曉青又報名了家長正面管教課程,潛心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和相處。親子關系略有緩和后,她還帶著兩個女兒報名學習了兒童禮儀課程。“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未來,這些課程都是通往這條路的必修課”。
記者發現,在家長培訓班里,甚至出現了祖輩的身影。年逾六旬的何奶奶,在幫助兒子兒媳照看孫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許多教育理念與兒子兒媳相去甚遠,一家人因此總是鬧得不愉快。開明的何奶奶給自己報了家長培訓班,“一方面是想學習如何與家人相處,另一方面也想用新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一切都是為了孫子健康成長”。
培訓火爆,真正該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所謂“正面管教”,是一種源于國外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的管教方式,正面管教不會直接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在糾正之前先進行情感連接(愛的連接),提倡通過讓孩子感受到被鼓勵、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而自主地停止錯誤行為。“不懲罰、不驕縱、不獎勵、不寵溺、不進行以懲罰為目的的暫停”,這些均是“正面管教”理論所提倡的父母準則。
五年前,魚瑤華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她發現,如何養育好孩子是一門更大的學問。“提及養娃,我就會眼前一亮。”出于市場需求和個人興趣,魚瑤華自學了正面管教等育兒理論,并開設了“樂享正面管教家長課”,為家長培訓正面管教、時間管理、兒童禮儀等內容。五年來,先后有幾百人參與了她的線下培訓班,接受線上培訓的家長有一萬多人。這兩年,魚瑤華的線下授課范圍不斷擴大。除了南京、杭州等長三角城市,她的講課地點還拓展到了長沙、儋州、海口等地。
記者發現,這類家長培訓班不僅在社會上頗受歡迎,相關課程還走入了中小學校園。浦東新區筑橋實驗小學校長助理、課程中心總監鄭騰飛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學校創立之初,就同步開設了面向學生和家長的社會情感課程。她說,平日里,家長們總是提出這樣那樣的育兒困惑。為此,學校提供場地,并聘請專業教師,為有需求的家長開設相應講座和課程,受到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做一名合格父母,需要一輩子的修煉
張帆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她從2015年起陸續參加了正面管教、兒童游戲治療等相關培訓,還給孩子報名了兒童社會情感類課程。
經過幾年的學習,張帆感受到了她與孩子相處時的微妙變化:一天,四歲的大女兒要求媽媽帶她出去轉轉,張帆以心情不太好拒絕了。沒想到,女兒反而勸說她:“要不我們去江邊走走,或者你去跑跑步,聽說這樣能對心情好一點。”
“現在我懂得了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被情緒操縱著的行為卻足以傷害到別人。”張帆說,家長生氣并沒有錯,但不應沖孩子大吼大叫,而要學會解決自己的負面情緒。
鄭騰飛也發現,社會情感類課程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的關系變得緩和了。毛毛是筑橋小學三年級學生,原本因父母管教過于嚴格,毛毛與母親之間關系緊張。這學期開學,毛毛母親卻給鄭騰飛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一次母親正打算批評做事拖拉的毛毛,毛毛卻心平氣和地說:“媽媽,你為什么不能等等我呢?每個小朋友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成長也需要時間。如果您能等等我,我們一起進步,我想會更好的。”一番話讓母親淚流滿面,這也許是社會情感類課程帶給親子關系的特殊禮物。
盡管如此,不少教育專家認為,成為“完美家長”,單憑參加培訓班恐怕遠遠不夠。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小文表示,通過上課、接受培訓,家長們確實可以掌握部分家庭教育的知識和理念。但真正想要解決育兒的困惑,還需在日常相處中多多觀察、細心體會,愛心和溫暖是培訓班無法替代的“心靈處方”,做一名合格父母,需要家長一輩子的修煉。(文中家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