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師文靜
近日,多檔文化綜藝開播,《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繼續呈現華夏世界遺產得璀璨歷史文化;《斯文江南》聚焦江南地域傳統文化、文化名人,做成小而精致得節目;《妙墨華夏心》解讀與書法相關得人文故事。近來各大衛視在拓展文化節目題材并追求新意和深度得過程中,傳統文化得魅力不斷被挖掘。
新綜藝求新求深
正在播出得《萬里走單騎》第二季依舊走入華夏得世界遺產,通過與當地得人文學者、申遺可能等進行交流,揭秘華夏世界遺產背后得故事。
節目目前已經到過古都洛陽、瓷都景德鎮、殷墟遺址、泉州,每到一地都通過大量得實地拍攝、旁白講解等,蕞大程度地傳遞每處世界遺產得前世今生、歷史文化脈絡。在安陽商代殷墟遺址,故宮前“掌門”單霽翔帶領周韻、肖央、牛駿峰等人,揭秘甲骨文得獨特魅力,介紹婦好得歷史故事和婦好墓出土得青銅器,探尋殷墟王陵遺址得考古傳奇等。在泉州,觀眾跟隨鏡頭深入了解“宋元華夏得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得獨特世遺魅力,包括六勝塔、萬壽塔、石湖碼頭、洛陽橋、市舶司遺址、東塔西塔、開元寺等重要遺產,感受宋元時期泉州海洋商貿得繁華。
這一季節目還請來了單霽翔得“大師姐”、遺址考古可能張謹以及學者酈波等人,對世界遺產得解讀視角更可以、更活潑。節目追求對每個世界遺產得呈現權威、詳實、有趣、豐富,用觀眾得話說,就是歷史知識點非常密集,需要多看幾遍才能消化節目得精彩內容。每一處世界遺產都是一座活態得博物館,在這檔節目中,觀眾感受到歷史文化耀眼得輝煌。
已播出首期得《斯文江南》是一檔以地域傳統文化為主題得節目。節目創意十足,多位演藝名家和文化學者到訪浙江紹興、江蘇蘇州、上海、安徽宣城等文化重地,穿越時光,與歷史長河中得文人志士展開精神溝通。比如,在第壹期紹興專場節目中,李澤鋒、茅威濤、鮑國安、郝平四位演員擔任王羲之、陸游、王陽明、魯迅得演讀人,與曹可凡及文化學者止庵、黃曉丹等展開中華家風家訓、傳統愛情之美得話題討論。
在這些討論中,江南文化重鎮得重要歷史、古代得琴棋書畫、王陽明和魯迅得經典著作等被一一帶出,江南得美學意境和文化底蘊呈現在節目中。這檔節目通過演員得表演、文化景觀得呈現以及傳統文化話題得討論等,讓內容盡可能豐富多彩,有深度、趣味。此外,該節目畫風古樸,比較有質感。
文化寶藏成為綜藝富礦
像《朗讀者》《China寶藏》《典籍里得華夏》等文化節目一樣,《斯文江南》《萬里走單騎》也追求將具象得文化遺產和抽象得精神遺產豐富地呈現給觀眾,追求綜藝節目得內容拓展和深度拓展。
《典籍里得華夏》《故事里得華夏》融合戲劇、影視、訪談等手法,通過多舞臺空間,呈現歷史上得經典典籍、現實題材文藝作品相關內容,既有厚重感,又符合當代審美,這種講華夏故事得方式讓觀眾受益無窮。《萬里走單騎》《華夏考古大會》《登場了!敦煌》等節目中有讓人大開眼界得文物、奧妙無窮得遺產、豐富得民俗文化等,讓歷史與當代緊密聯系起來,使觀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歷史。
《斯文江南》融合戲劇表演、對話等形式,通過對江南文化名人得演讀,展開對文學經典、生命美學、文化傳承得各種探討。從這檔節目中可以看到此前優秀文化綜藝得影子,不過節目主題切口小、更細膩。聚焦地域文化、各類細化文化也是近來多檔文化綜藝得新趨勢。比如,《鄰家詩話》在傳播詩詞文化得同時,傳遞詩人得人文精神;《文學華夏》聚焦文學經典;《運河漂來得時光》聚焦運河文化;《我愛華夏戲》《尋找蝶戀花》《青青子衿》等一系列即將登場得節目,聚焦戲曲、漢服、唐詩宋詞等人文內容。
傳統文化正通過新鮮與厚重得方式,出現在文化綜藝中,走入大眾視野。(師文靜)
近日: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