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至前后,無論是南方城市,還是北方城市,都流行灌臘腸、腌臘肉??墒牵衲晁坪跻姷帽容^少了,而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二師兄”,起伏不定的“身價”。早在去年開始,我國無論是生豬還是豬肉價格,都呈現出一天一樣,一城一樣的情況,讓很多老百姓,不敢下手。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那么,臨近春節,各地的豬肉價格,到底有何新的情況呢?
我國的有關部門,此前針對24個省(區、市)流通領域的: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進行了監測。根據監察的數據顯示,光是去年的12月上旬和中旬相比,就有10種產品價格上漲,26種下降,14種持平。其中,我們備受關注的生豬價格,算是帶來了好消息,價格環比下跌2.8%。
其實,經歷了豬肉的起起伏伏后,我們都明白了。生豬價格能否實現持續的上漲,主要還是看我們消費者的消費量。當豬肉的價格過高時,消費者們也不在一個樹上吊死,而是轉身其他肉類的“懷抱”。也正是如此,這些生豬的價格也就很難長時間維持在高價的水準。反之,當部分的屠企實施強行壓價的時候,生豬價格偏高,也會使其自身的利潤出現“縮水”,轉而就會進行強行的壓價。
而這上面的,也算是市場的自身調控。但是針對民生這樣的大問題,我們的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會進行一系列的調控的。尤其是地方政府,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穩價政策。就拿云南來說,最近當地的有關部門就表示:官方已經向市場內,投放了2萬頭省級生豬活體儲備,可以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并且針對此次投放,主要也是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供應省內的大中型超市、農村集貿市場以及學校食堂。
而除此之外,在2020年新年的剛開始沒幾天,各地也在先后開展一些“活動”,也算是迎接新春佳節吧。
就拿東北地區來說,因為降溫比較顯著,生豬的外運也在減少。不僅僅收購方進行了低價的收購,就連養豬戶的出欄量也在盡力的增加,所以預計本地區近期的豬價或將迎來一次小幅度的下滑。
而上海市這樣的大城市,也在加大儲備肉的投放力度。本身這些城市,就是外來務工比較多的城市,所以綜合看來,其實消費端的需求量是有所降低的。俗話說得好:需求決定價格。這些大城市,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比較多的城市,在今年春節期間,豬肉價格應該也是會出現下跌的行情的。
那么就沒有平穩或者上漲的嗎?當然有,畢竟城市差距比較大,價格方面肯定也會有差異。就拿平穩來說,貴州地區應該就會是平穩的局面。因為該地區的生豬調入量的增加,再加上農村很多人在殺豬“備年”,整體上供需平衡,價格也就平穩了。而一些低線城市,或許也會因為務工人員的返鄉,在春節期間,迎來小幅度的豬肉價格上漲。
所以,你所在的城市,春節期間,是漲還是跌,主要就是看需求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