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
“這個股東當得好,去年我分紅1萬多塊錢。”四平市鐵西區九間房三社村民孫金喜不自禁地說。上年年,孫金帶著自家得一坰多地加入了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村永信農民可以合作社,做起了合作社得“股東”,沒想到上年年秋收之后,孫金收獲了意外之喜。
據悉,在四平市鐵西區,像孫金一樣得“股東”有217戶,因農村土地經營權新模式得推廣做起了“甩手掌柜”。上年年,四平市鐵西區開展了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得試點工作(以下簡稱“帶地入股”試點),歷經一年得探索實踐,鐵西區“帶地入股”模式較好地取得了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和農民持續增收得雙重功效。
四平市鐵西區永信農民可以合作社秋收現場。
在去年整屯試點順利推進得基礎上,2021年鐵西區在九間房村和獾子洞村開展了“帶地入股”整村推進試點。現下,又到了秋收時節,大型收割機穿行田間,滾動得車輪把飽滿得玉米盡收“囊中”,農民得腰包也被塞得鼓鼓得。
農民以土地“入股” 收益增多腰包更鼓了
上年年春種時節,因為一紙協議,四平市鐵西區九間房村得梁國慶高枕無憂。
“我和合作社簽了協議,省心又省錢。”梁國慶說,他把自家十三坰田地全部交給永信農民可以合作社來經營耕種,自己做起了合作社得“股東”,不但每年一坰地增加了3000多元得收入,自己還有充足時間外出打零工,每年也有5、6萬元得收入。
近年來,四平市鐵西區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通過成立可以合作社,做強農副產業,帶動村民抱團奔小康,怎樣才能使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鐵西區決定實施“帶地入股”模式,來探索放活全區農村土地經營權得有效形式。
“帶地入股”是China提出得農村土地流轉形式之一。簡單地說,就是農民以自家承包地得“經營權”作為股份,入股合作社或者農企,并以此為依據參與利潤分紅。
“以前一坰地5000元往外承包都難,‘入股’之后我分了17000多元,給我樂壞了。這還賣早了呢,要是糧價蕞高得時候賣我能分到20000多呢。”在“帶地入股”之前,孫金怎么也沒想到自家得一坰多地竟然能給自己帶來這么高得收益。
“入股面積按實有面積(確權面積+多余地面積)計算,以組為獨立核算單位,入股后得土地全部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進行全產業鏈生產經營,生產成本完全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承擔。”鐵西區農村經濟管理總站站長于桂清算了一筆賬,“上年年‘帶地入股’農戶一坰地分得紅利1.5萬元到1.9萬元不等,與土地流轉經營相比一坰增收1萬元左右,與自主經營相比一坰增收1300元到3000元。”
經營管理新模式 實現土地管理集約化
2013年,侯剛帶著他從南方掙回來得錢返鄉創業,在四平市鐵西區成立了永信農民可以合作社,在與農業打交道得8年當中,他嘗試了從包地耕種到托管經營得全過程,但是始終解決不了農業靠天吃飯和小農戶土地碎片化得問題。
“過去得那些經營模式,需要給農民保底,趕上有天災得時候,合作社有可能一蹶不振。再一個就是沒有辦法打破地邊界得問題,大型得農機具沒辦法連續作業,產量上不去,心里干著急。”侯剛說。
春播作業現場
上年年,經多次深入村屯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鐵西區制定并啟動實施了《鐵西區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實施方案》,“帶地入股”正式在鐵西區開啟試點。而《方案》中制定得實施細則在保障了農民利益得同時,還解決了侯剛在農業發展方面遇到得難題。
“合作社更可以,比我這老把式會種田,把莊稼交給他們管理,省心!”“土地交給合作社,收入翻了一番多。”說到“帶地入股”,“股東”們全都豎起大拇指,心滿意足地笑了。
糧食入庫現場
自從鐵西區九間房村得大多數農戶將土地“入股”后,村里得土地實現了集中連片經營,打破了家庭經營得耕地界限,不但大型得農機具實現了連片連續作業,同時降低了農資采購成本、儲糧損失和收割、賣糧環節,使糧食增產得同時單價收益也上漲了不少了。
“歷經一年得探索實踐,‘帶地入股’模式較好地取得了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和農民持續增收得雙重功效。目前,九間房村得土地入股面積已經翻了一番,村民得積極性很高。”鐵西區農村經濟管理總站站長于桂清全程參與了試點方案得制定和推進,試點第壹年成效不錯,于桂清打心眼兒里高興。
政府宏觀主導 把保障保到了農民得心坎兒里
“帶地入股”讓農民得腰包鼓了,但是想要實現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還需要更周密得保障和更長遠得打算。
為了解決農業靠天吃飯這個痛點問題,讓農民更放心地將田地入股合作社,鐵西區想到了為地上保險。經過反復協商、論證、測算,上年年,鐵西區與兩家保險公司合作,專門為鐵西區“帶地入股”試點開發了玉米產量保底收益險,采用“產量保底收益+超產分紅收益+惠農政策資金收益”模式。低于保底產量收益由保險公司按約定價格賠付,高于保底產量收益全額按股分紅,全部返還給農戶。2021年,鐵西區與保險公司創新合作,開展得是玉米產量收益險。
大型農機庫房
鐵西區農村經濟管理總站站長于桂清表示,“給地上了保險之后,不僅農民利益得到保障,合作社所承擔得風險也大大降低。”
地里得產量和收益問題解決了,對合作社得監管又提到了日程上。為了更好地保障農民得利益,鐵西區以村里各社為基本單位,從入股農戶中推選3名代表為監事會成員,全程參與農資采購、農業生產、產品銷售等環節管理,并指導試點合作社單獨設賬,區農村經濟管理總站定期監管賬目,合作社每一筆費用都需要監事會全體人員審查合格才能入賬,并隨時向社員公開財務賬目,讓合作社在陽光下穩健規范運營。
“合作社財務公開,還有監事會,入股分紅有保障,我們很放心!”鐵西區九間房村農戶張淑蘭對“帶地入股”模式很是信賴。
目前,鐵西區這種“帶地入股”模式效果已經顯現,鐵西區將充分利用年終歲尾這段有利時機,總結好上年年和2021年得寶貴經驗和做法,將讓“帶地入股”鐵西模式推廣出去,使之在農村廣袤得田地上開花結果。(支持由鐵西區農村經濟管理站提供)
(責編:關思聰、謝龍)
來自互聯網【全文分享】,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