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感謝 陳逸欣
白浪 設計
【編者按】
上海正全面擁抱城市數字化轉型。
如今,隨申碼、城市生命體征系統、智慧工廠、無人駕駛地鐵列車、居家得虛擬養老院……都在成為上海全新得“數字名片”。
瞄準“國際數字之都”,上海得城市數字化轉型,聚焦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方向“三箭齊發”,“智慧”因子正變得無處不在,這座城市越發“聰明”。
城市數字化轉型,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上海,這座人民城市,將數字化轉型深入城市肌理,詮釋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得理念。
在浦東新區張楊路(浦明路—濱江路)南側路段,實現無人收費智能化停車。 感謝支持 受訪者供圖
無人收費智能化停車,無人駕駛地鐵,探索智能公交、智能出租……隨著科學技術得不斷成熟,在上海,傳統得交通方式正在發生改變,智慧交通得時代或許離我們不再遙遠。
先離場,后繳費,無人收費智能化停車
2021年7月,上海第壹條無人收費智能管理道路停車場試點啟用,在浦東新區張楊路(浦明路—濱江路)南側路段,道路停車泊位已全部漆劃成藍底白字,通過“視頻監管、自動計時、人工巡查、自動繳費”四個環節,改變了原先人工計時收費模式。這是上海推進數字化城市轉型中,又一生活領域應用場景得落地。
目前,14個試點泊位已全部漆劃成了藍底白字,并配有高位視頻監管得提示標志和提醒文字,與普通停車位相比,這里每個車位都設置了“上海停車”APP得感謝支持,掃一掃,綁定上海停車小程序;之后停車全程可實現無人化管理。駛離后5分鐘,駕駛員手機上就會收到一條訂單信息。
先離場、后繳費,之所以能實現無人管理,關鍵就在于車牌號碼、入離場時間等信息采集后,會上傳至上海停車信息平臺,全過程無人化管理。如車主未及時支付停車費,其停車欠費記錄將同步至全市道路停車收費終端。
浦東新區建交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場景自2021年7月25日切入市道路停車平臺正式線以來,現場已實現無人值守,每周應收金額上升近200%。目前試點路段停車泊位管理達到了全時段覆蓋,提高了泊位得周轉率和使用率。下一步,還將在無人收費停車場景中陸續開展道路停車欠費征信等試點工作,進一步賦能城市治理精細化。
在浦東新區張楊路(浦明路—濱江路)南側路段,實現無人收費智能化停車。
上海地鐵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已達5條
不僅停車可以變得智慧,傳統得駕駛也在發生改變。隨著上海地鐵18、15號線得列車車頭駕駛室被拆除,上海地鐵正式邁入無人駕駛時代。乘客站在15號線車頭,透過車窗,可望見狹長得隧道在眼前飛馳而過。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特別thepaper感謝原創分享者)感謝從上海地鐵獲悉,早在2018年3月,上海就開通了首條膠輪路軌全自動無人駕駛APM線——浦江線。上年年,隨著上海地鐵10號線二期、18號線一期南段通車;2021年1月,上海地鐵15號線正式開通運營。2021年12月30日,上海地鐵14號線、18號線一期北段開通初期運營。如今,上海地鐵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已達到5條。
在沒有駕駛員得情況下運行,地鐵依靠得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這相當于列車得“智慧大腦”,而給這些線路提供信號系統得企業正是卡斯柯。“取消傳統線路得駕駛室設置,全程無需司機操作,這得益于更可靠得系統、更完備得場景設計和充分得調試與評估,及更全面得安全認證。”卡斯柯技術總監汪小勇介紹道。
上海地鐵15號線采取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車頭不設駕駛室。
7大應用場景,上海正持續推進智慧交通建設
不僅地鐵可以無人駕駛,上海得出租、公交也在變得更“聰明”。
2021年8月7日,上海臨港環湖一路智慧公交項目獲得上海市首張智能網聯商用車載人示范應用牌照,實現從“道路測試”到“示范運營”得突破。
上海交通委數據,上海共有5家企業、109輛智能網聯汽車在嘉定區開展常態化、規模化載人示范應用,這也就意味著,在嘉定得指定區域,很有可能打到一輛全自動駕駛得出租車或網約車。
目前,全市累計開放615條1289.83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測試道路里程數位居華夏首位。其中臨港新片區兩港大道部分路段得開放,標志著上海準許智能網聯汽車可以在城市快速路開展道路測試活動。未來,上海將重點考慮在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物流、無人零售、無人配送、觀光接駁、無人清掃等7個應用場景探索示范應用商業路徑。
同時,相應得法規也在逐步完善。今年11月1日起,《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實施辦法》正式實施,有效期至2026年10月31日。《辦法》共4章32條,覆蓋測試與示范申請、測試與示范管理要求,對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無人測試和示范、網絡及數據安全、交通事故處理等做出了規定。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高文 支持感謝:張同澤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