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個好東西,雖非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但卻是一個常用品。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可以解憂,酒可以壯膽,酒也可以讓人才思大發(fā),比如“李白斗酒詩百篇”!
但是,酒再好,也非人人都能享飲。
比如我,一杯臉紅,兩杯頭痛,三杯就要翻腸倒胃,非得將其吐個一干二凈方才罷休。
所以,再好得酒,對我也沒有任何得吸引力。
有人說,凡事都有一個過程,酒量也是練出來得,只要努力,反復練習,時間長了酒量就上來了。
可是,到今年,我已經(jīng)五十有五了。從20歲工作到現(xiàn)在,35年來,在喝酒這件事上,我真得做過不少努力,但經(jīng)過“酒精考驗”,個人胃力得確有限,實在不能承受之!
近年來,新高考在華夏各省份逐步實行。新高考得特點就是不再像過去一樣分文理科,而是考生可以自主選科。
山東省實行得是“3+3”,就是除了語數(shù)外三科必考外,考生可以從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自己任意選擇3科參加高考,通過等級賦分,計入高考成績,這樣就會有20種不同得組合。
有人說一定要選物理,物理比較重要;有人說千萬別選物理,物理蕞難學,等級賦分時會吃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據(jù),讓許多考生和家長陷入左右為難得焦慮。
而實際上,對考生個人來說,新高考得自主選科并非是“可能嗎?自主”。因為,高校招生時,不同可以會對考生選科有一定得要求。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可以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該《指引》從2021年秋季開學得高一新生開始實行,適用已經(jīng)實行高考改革得14個省份和將于今年進行高考改革得7個省份,以及后續(xù)高考改革省份。
新得《指引》中,列出了92個本科可以,其中
必選物理得有65個,占所有學科得70.65%;
必選化學得有56個,占全部學科得60.87%;
必選物理+化學得有55個,占全部學科得59.78%。
過去傳統(tǒng)得理科可以門類——即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等61個學科可以中,有55個要求必選物理+化學,占“理科貨傾向”可以得90.16%。
這就昭示著,想要學一個理工性質得可以,基本上是繞不開物理、化學兩科得。
此外,公安學類、政治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個可以類,都要標求必選政治學科。
所以,新高考得選科,并非是某些考生想象得完全自由,而是要在高校可以選科得框架下進行。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大學可以先選,考生后選。
考生如果想報哪一個可以,就應該首先選擇該可以要求得學科。比如,有得考生要學計算機,就當選考物理;有得考生要想學醫(yī)學,則要選考物理和化學,甚至還要選考生物;而有得考生要想學公安學,那一定要選考政治,否則你就沒有報考相應可以得資格。
有考生和家長說,既然70.65%得可以都要求選物理,也就意味著選物理后,報考可以時有更廣闊得選擇余地。理論上當然如此,但前提是,你必須對物理感興趣,物理能考一個不錯得成績。
說了這么多,我想得出得結論和給考生選科得建議是:蕞好得選科組合是在大學可以要求和自己興趣、愛好之間找到可靠些得平衡點。
選科時,不能僅看將來報考大學時哪一個可以招生人數(shù)有優(yōu)勢,更不能聽從他人得建議隨大流,要根據(jù)自己得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得可靠些選擇。
比如,雖然填報高考志愿時,雖然100個可以中有70個需要選物理,是自己對物理不感興趣,甚至一竅不通,一考就不及格,就像我對酒過敏一樣,茅臺、五糧液再好,咱也喝不了啊,因此,盡管選了物理能報更多得大學可以,也要堅決放棄。
再比如,有得同學兩個或更多學科學習成績比較均衡,每個學科之間并無過大得差異(分數(shù)差小于5~9),這個時候,就可以按照自己想上大學可以得要求選擇學科,也就是要果斷舍棄考96得歷史,勇敢選擇考91得物理。
(感謝分享:李玉柱,感謝為 平湖一柱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作品,歡迎指導,感謝或引用請注明感謝分享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