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講究吃得好,穿得好,還講究住得方便,睡得舒適。就拿床上用品來說吧,以前人們床的最下層一般鋪的是干草,枕頭里填充的是干草,干草雖然不用花一分錢去買,但是易招小飛蟲。后來條件稍微好些了,人們使用棕床墊,用蕎麥皮、綠豆皮等多種材料填充枕頭。現在經濟條件較好的一些人群開始使用天然乳膠床墊和枕頭。天然乳膠制品不僅回彈性好、可塑性高、透氣,還能防止細菌和寄生蟲,抗靜電,有良好的貼合性,讓人體感覺更舒適,更重要的是它是天然橡膠制品,健康、無毒。
天然橡膠制品是工人從橡膠樹上采集的膠汁,送進橡膠加工廠,通過高科技方法加工而成。橡膠除了制作生活用品,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交通運輸業需要的輪胎、膠帶,醫學上用的工具、器材,建筑、機械、電子等行業的配件,都離不開橡膠。橡膠自上個世紀初,傳入中國后,僅有少量種植,我國橡膠制品一直依賴進口。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為了對抗西方國家的封鎖制約,開始在海南等地大力種植橡膠,并取得成功。
由于本世紀初,橡膠在東南亞炒得非常火,價格持續上揚,每噸干膠能賣到3萬元以上,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在加大種植面積。像國內海南擁有種植橡膠的絕對地理優勢等地區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增加不少。但是近幾年化學合成材料的出現,國內對橡膠的需求量反而大幅減少。價格近幾年遇到腰斬,跌至1.2萬每噸。很多民營小加工廠倒閉,甚至無人上門收購橡膠。國內橡膠由于病蟲害、風災等原因,農民投入較多、種植風險大。海口農民王海山說:“橡膠8元左右一斤才能不虧本,目前收購價才4、5元,種的多,賠得多。種橡膠還如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有王海山這種想法的農民不在少數,很多膠農外出打工,有的縣甚至有上千畝橡膠林棄割。橡膠這種關系國計民生各個行業的重要原材料,與國家經濟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何使橡膠種植業良性發展,使膠農看到希望,是一個需要多方關注的問題。有專家指出,可以從以下方面幫農民恢復種植信心。首先,政府增加投入,加大保險力度,減少膠農因病蟲害、風災等引起的損失;其次,綜合開發利用橡膠林,增大農民收益。比如可以把香蕉樹與橡膠間隔種植,還可以在林間種植牧草、中草藥,養殖羊、牛、鵝等食草動物,發展立體種、養殖模式。
相信通過多方努力,再加上供需關系的良性轉變,橡膠種植業的春天會到來的。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