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調查發現,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019年12月石油產量下降,因尼日利亞和伊拉克更嚴格地遵守減產承諾,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在達成限制產量的新協議前進一步減產。
據路透社1月6日報道,路透社調查顯示,OPEC14個成員國上個月的平均日產量為2950萬桶,這比去年11月修正后的數據減少了5萬桶/日。
報道稱,2020年,原油價格已回升至每桶70美元(1美元約合6.97人民幣)以上,在2019年上漲23%基礎上漲幅進一步擴大,這是由于OPEC正實施的限制措施,以及伊朗一名高級將領被殺后中東緊張局勢加劇。人們越來越擔心沖突可能會進一步削減供應。
報道稱,OPEC和俄羅斯等盟友曾達成協議,在2019年每日減產120萬桶。OPEC的減產份額約為每日80萬桶,由11個成員國承擔,伊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除外。在去年12月的會議上,OPEC+(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同意從2020年1月1日起每日再減產50萬桶。
受協議約束的11個OPEC成員國輕松超過了承諾的減產目標,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沙特阿拉伯及其海灣盟友為支撐市場而削減的產量超出了要求。去年12月的調查顯示,在2019年減產方面落后的尼日利亞和伊拉克取得了一些進展。調查發現,減產協議執行程度從去年11月份的153%升至12月份的158%。
報道注意到,OPEC最大的產量降幅來自于尼日利亞,每日減少8萬桶。根據航運跟蹤數據和裝船計劃,該國石油出口減少。減產主要來自Bonga原油出貨量的減少,交易商表示,Bonga煉廠一直在進行維護。
OPEC最大的兩個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各減產5萬桶/日,使得沙特的日產量比2019年的目標低了逾50萬桶。伊拉克的減產協議執行程度為59%,遠低于沙特,但高于11月的23%。
去年12月,阿聯酋進一步自愿減產,而科威特的產量保持穩定。
據報道,在石油產量增加的國家中,安哥拉的增幅最大,該國提高了石油出口量,此前由于Girassol生產線進行維護,影響了石油供應。
資料圖片。(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