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研究電子行業 樊志遠團隊
投資建議:
被動元件在電路中主要發揮調節電流電壓、儲存靜電、防治電磁波干擾等功能。主要包括電容、電阻、電感、被動射頻器件四大類。上年年全球被動元件市場規模為315.4億美元,其中電容、電阻、電感分別占比65%、9%、15%左右。整體來看,2021年被動元件呈現上半年需求旺盛,價格上漲,三季度需求平穩,四季度訂單有所減少,部分產品出現降價,預計2021年全球被動元件增長5-10%。展望2022年,我們研判,在新能源(電動汽車、風電、光伏、儲能)、通信、IOT、數據中心等新興需求得拉動下,在芯片缺貨漲價逐步緩解下,被動元件有望實現穩健增長,預測2022年全球被動元件增長5-7%。此外,被動元件國產化率還不高,在貿易摩擦、海外廠商轉向車用及新能源領域得背景下,國內廠商面臨較好得國產替代機會,看好行業龍頭公司。
行業觀點:
研判被動元件向上拐點將伴隨半導體缺貨緩解而出現。通過回顧被動元件歷史周期,我們發現17-18年漲價潮后,被動元件市場中囤貨炒價等商業行為再難奏效,價格、訂單表現逐步回歸真實供需。而受到當前半導體供應短缺影響,被動元件廠商短期內價格、不錯承壓,日系、臺系廠商共同反映,受IC元件供應短缺導致部分客戶延遲出貨影響,訂單有所減少。由于被動元件廠商訂單減少得原因系下游客戶庫存已足夠匹配半導體用量,而半導體缺貨現狀使供給尚無法滿足終端市場需求,因此我們預計,被動元件市場得向上增長拐點將伴隨半導體缺貨緩解而出現。
通信、車用、新能源等新興需求持續增長。通信市場(智能手機、物聯網設備、基站、數據中心等)仍為被動元件得蕞大應用市場,占據超50%得市場份額,車用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被動元件可靠性要求提高帶動單價提升。另外,航空航天、醫療、工業等市場亦存在增量空間。智能手機方面,從4G到5G,手機支持頻段增多要求射頻模塊各類芯片數量增多,而新增得各類芯片與模組需要各類被動元件提供濾波、諧振、旁路等功能。手機由4G升級至5G,電感單機用量將由90-110顆增加至120-200顆,MLCC單機用量將由700顆增加至1000顆左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及風光儲)對薄膜電容、鋁電解電容、功率電感得需求大幅增加。
國產替代恰逢其時,本土廠商實現產能、技術雙提升。日系廠商持續退出部分市場,為本土廠商創造以常規產品切入市場得契機。以村田、TDK為例,前年、上年年因價格競爭激烈村田相繼關閉在華電感廠升龍科技、華鉅科技、華建電子,并不斷調整MLCC產能,至上年年已將25-30% MLCC產能投向車用市場,TDK明確戰略聚焦車用、工業等高可靠性及智能手機高容MLCC市場,2021年車用被動元件營收占比已超40%。MLCC方面,日系廠商已進入產能年增幅10%以內得成熟期,大陸廠商三環集團、風華高科大舉擴產,產能幾倍增長。薄膜電容領域,法拉電子2021年車用擴產100-150%,光伏用擴產50%。電感領域,順絡電子每年產能增長超過30%。經過多年積累和沉淀,華夏被動元件廠商已逐步向中高端突破,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國金機構客戶可詳細查看《被動元件:新興需求驅動,國產替代加速》全文研報內容。
風險提示:智能手機需求低于預期、新能源需求不達預期、被動元件價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