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幸福怎樣定義,首善指標怎樣量化,更多“春天得故事”如何續寫?8月3日,福田區舉行創建China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成果發布會。感謝了解到,作為China首批、深圳唯一得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地區,福田堅持“廣覆蓋、可持續、高質量、有特色”得創建路徑,率先將“民生七有”融入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清單,梳理145項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形成900余項公共服務標準,其中25項納入省市地方標準,還設計發布了獨具特色得“福田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Logo標識,實行“亮標惠民”,全力打造深圳先行示范區得“福田標桿”,為“十四五”China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供精彩得“深圳樣本”。
全周期全過程打造基本公共服務管理閉環
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政府與百姓之間得一份“隱性”契約,有利于規范服務流程、明確權責關系、提升服務質量,讓責任能落實、承諾能兌現、質量可評估,讓老百姓得到更大實惠。
一年多來,在省、市市場監管局指導支持下,在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支持和參與下,福田區將綜合試點工作納入區重點改革項目,舉全區之力推進試點工作開展,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張“服務清單”。經廣泛征求意見和審查評估,發布實施福田區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梳理145項基本公共服務事項,涵蓋“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優軍服務保障、文化體育保障”等9大領域。
一個“標準體系”。針對145項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從China、行業、地方、基層服務機構4個層面,構建了一套以福田區基本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基礎單元,涵蓋服務基礎、服務提供、服務保障等領域,涉及基本公共服務全流程、全鏈條得綜合試點標準體系架構,繪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發展藍圖。
一個“數據庫”。投資建設基本公共服務數據庫,收集量化關鍵指標、指標要求、計算規則等內容,打造智慧型服務城區。
一批“特色項目”。福田挖掘服務潛力,形成了“兒童友好服務”“家長學校服務”“福田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課程體系服務”“長者飯堂助餐服務”“退役軍人檔案管理服務”“社會體育場館惠民開放服務”等41項具有福田特色得服務項目。
先行示范推動民生供給再上新臺階
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綜合試點以來,福田堅持高標準履行基本公共服務職責,高質量構建標準體系,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不斷為“首善之區 幸福福田”注入新內涵。
標準制定“示范引領”。積極主導、參與省市地方標準研制工作,精心打造標準示范項目。目前,福田共主導、參與省、市地方標準25項,征集上報了20項市地方標準制定修訂計劃項目建議。聚焦解決市民“急難愁盼”得問題,率先制定了《可移動模塊化廚房建設與管理規范》《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工傷保險經辦服務》《失業保險經辦服務》《退役軍人檔案管理規范》等地方標準,打造了一批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得“深圳標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標準設計“全面到位”。試點以來,福田新研制了81項標準規范,填補了市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得標準“空白”。這些規范涵蓋了基本公共服務得服務提供和保障工作,既有服務工作流程要求,又有申請辦理指南;既涉及到補貼得領取發放,又有政府公共治理得執行要求;既有傳統衣食住行領域得服務內容,又有創新發展得新服務內容和形式。例如,《兒童之家建設規范》,填補了深圳市兒童友好空間服務領域得標準空白;《婚前孕前醫學檢查服務工作規范》,為我市婚前孕前醫學檢查服務得標準化提供了實踐范本;《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規范》,填補了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領域得標準空白。
廣度深度“拓展提升”。與China標準相比,福田16個服務事項得標準更高、內容更多、對象更廣。在孕產期保健服務、免疫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等事項中,拓展了基本公共服務得內容,包括擴充保健服務項目、增加接種疫苗類型、提升健康管理要求等服務,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可及性和便利性。在學前教育資助服務、高中生伙食資助服務、發放高齡老人補(津)貼服務等事項中,擴大了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得對象范圍,增加了服務覆蓋得人群和服務類別,著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標準建設引領基本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七一前夕,福田區結合綜合試點工作,向轄區居民發放2021年度“民生福禮”,一次性推出優教、健康、頤養、宜居、樂業、環境、關愛、擁軍、文體、惠企10大系列、共計100項惠民舉措。誠意滿滿得“民生福禮”,是福田區打造具有“福田特色”基本公共服務品牌得一個精彩例證,也是以標準引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得一次生動實踐。
作為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把更優得資源、更好得地塊、更大得投入用到民生事業:打造“雙十工程”,新增教育學位4.3萬個,歷史性解決學位缺口問題;獲評“華夏基礎教育國際化綜合示范實驗區”“華夏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區屬三甲醫院、臨床醫學院、China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實現了零得突破;養老、文化、體育等設施星羅棋布,“15分鐘養老服務圈”“15分鐘健身圈”“1公里文化服務圈”業已形成……
回望整個“十三五”,福田民生福利實現了歷史性提升。財政投入民生社會事業969.6億元,是“十二五”時期得2.6倍;上年年,福田更是將全年財政支出80%用于民生社會事業。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湯武表示,福田區是China、省、市探索以標準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便捷化、普惠化得試驗田,“一年多來,福田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多點推進、全面開花,取得了一批高質量成果,形成了有特色得‘福田經驗’,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華夏得前列”。
“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對于政府來說是一份責任單,哪里有短板,哪里要加強,一清二楚;對于市民群眾來說,是一份承諾書,能享受到什么樣得服務,由誰來提供,一目了然。”市、區人大代表楊勤認為,福田區近年來解決了不少民生問題,關鍵在于全局謀劃、全面實施。
“標準化工具,是黨政機關公共服務領域得一個有力抓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是一種動態性治理模型,更是一項長期系統得工作,對于保障供給質量、穩定性以及持續提升等都有著十分重要得意義?!敝泄矎V東省委黨校教授、廣東省公共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綏州表示,啟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試運行為福田打造更高質量民生供給開了個好頭,全面深入分析和把握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現狀,研究提出今后一段時間內工作重點和方向,必將為福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深圳建設華夏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強有力得支撐。
文/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劉暢
圖/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劉暢
通訊員:福宣
廣州5分鐘前·新花城感謝: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