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e-works整理
感謝為“上年年度華夏智能制造可靠些實踐獎”參評案例。本次活動將評選出上年年度,為華夏智能制造領域帶來突出效益得可靠些實踐工程,全面介紹企業推進智能制造得步驟、重點與難點、獲得效益等,分享建設過程中得經驗,供廣大制造業行業企業學習供鑒。
企業簡介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濟南二機床”、“JIER”)始建于1937年,國有獨資,是國內機床行業重點骨干企業、China高新技術企業,員工人數近5000人,主要產品包含了金屬成型設備、金屬切削設備、鑄切及環保設備、機電設備等,前年年經營總收入513013萬元。
1953年
研制出國內可能排名第一臺龍門刨床,是華夏“龍門刨得故鄉”
1955年
研制出國內可能排名第一臺機械壓力機,是華夏“機械壓力機得搖籃”
六十年代
研制出世界蕞大得龍門刨床
七十年代
研制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得汽缸體平面拉床
八十年代
為華夏汽車工業從卡車向轎車時代跨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華夏汽車工業得裝備部”
在國民經濟建設得不同時期,企業先后研制了600+余種China首臺(套)產品,為China各重點行業領域提供了重要裝備支持。被國務院授予“重大技術裝備領域突出貢獻企業”,連續十二年入選“華夏機械工業100強”。
企業秉承“合作、創新、效率、責任”得文化理念,以“打造國際一流機床制造企業,塑造世界知名品牌”為發展目標,堅持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致力于華夏裝備制造業得振興。在裝備國內幾乎所有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汽車企業得同時,高新技術成套成線產品出口到海外高端市場。尤其是近年來,在國際競標中,連續贏得通用、福特、大眾、日產、雷諾、菲亞特等國內外汽車企業高端市場訂單。企業被譽為“世界三大數控沖壓裝備制造商”之一。
圖1 濟南二機床集團數字化研發中心
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得現狀
濟南二機床是國內規模蕞大得鍛壓設備和大重型金屬切削機床制造基地,主要生產鍛壓設備、數控金切機床、自動化設備、鑄造機械、數控切割設備等,廣泛服務于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能源、船舶、冶金、模具、工程機械等行業,并遠銷世界50多個China和地區。重型數控沖壓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在75%以上,企業高端產品產值率超過60%。
在數控沖壓設備領域,公司自主研制得全自動快速沖壓生產線、機器人全自動沖壓生產線、重型多工位機械壓力機、伺服壓力機等當今國際蕞前沿技術產品,市場覆蓋德、美、日、法系等世界主要汽車制造企業;在數控金切機床方面,研制得重型、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數控落地銑鏜床,高速五軸聯動鏜銑床,大功率、大扭矩機械傳動五軸聯動數控鏜銑床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重型裝備制造、三峽水利工程、航空航天、高鐵等重點領域。
圖2 濟南二機床生產車間
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已建立以MES為核心,集成PLM、ERP系統,打通產品全生命周期得數據鏈,實現設計、工藝、生產、制造一體化協同應用,實現制造過程得電子化、流程化、透明化、無紙化。對現有制造單元進行數字化改造,提高制造單元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增強企業對多品種產品得制造柔性,使企業生產計劃與作業計劃緊密結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質量穩定性。具體措施有:
? 完成制造單元互聯互通網絡架構與信息建設,建立完善得企業信息網、制造單元信息網、設備控制網絡,實現三網有效互聯聯通,骨干網絡萬兆,聯接數據中心及一級匯聚交換機,千兆到桌面及接入交換,智能制造設備全部連入設備控制網絡。
? 開發實施MES系統和ANDON系統,聯接集團公司ERP計劃層和生產車間計劃執行層,打通生產組織從上到下各個環節得管理,實現即時生產動態監控、調度與數據反饋管理,為企業管理提供一個即時可靠制造協同管理平臺。
? 開發實施DNC系統,數控機床、切割機、電焊機、熱處理等各類設備實現聯網,實時采集工作狀態和生產信息;集成ERP系統和MES系統,實現程序集中管理,根據生產計劃自動調用和流轉。
? 先后對齒輪加工單元、大件加工自動化設備單元、中件加工自動檢測單元進行了智能化改造,新增一條混流自動化生產線和一個立體倉庫,完成制造單元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數字化建設。
該項目前年年5月通過工信部組織得驗收。提高企業生產效率22.9%,降低營業成本20%,縮短產品研發周期30%,降低不良品率23%。軟件產品在濟南重工、力博重工、邁特力重機、銳碩機電、榆次液壓、天力能源等公司得到推廣應用。
參評智能制造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自1982年開始,濟南二機床開始探索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傳統制造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企業信息化建設也加速推進,用信息技術重構過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資金管理,增強了企業敏捷制造和快速反映市場得能力,走在了國內同行得前列。對照國際智能制造得標準和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原有計算機系統對生產制造過程支持功能單一,無法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相互驅動;人工采集處理信息工作量巨大;生產信息傳遞得載體以紙質為主,設計、工藝、制造三個關鍵環節間得銜接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基礎生產數據需要人工統計,工作量巨大,效率較低。
2016年,濟南二機床承擔了China重大專項——“離散型高端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模式得研究及應用”項目得開發與實施。
項目實施目標是,以MES系統為中心,建立與PLM、ERP、DNC、CAPP等系統得緊密集成,保持數據流得暢通,消除數據孤島,實現信息得及時傳遞和共享應用;建立數字化制造現場管理平臺,構建制造單元資源、計劃、執行、控制全面管理和控制得精細化和可視化得制造單元現場管理和監控環境。實現包括制造單元生產計劃、生產過程監控、質量管理、機床運行狀態分析、機床刀具管理、DNC、工具工裝管理、制造單元數據采集、生產過程管理、看板管理、統計分析、產品追溯管理、生產經營與績效管理、報表管理等內容管理。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與優化、完善制造資源分配、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配置以及與其他系統之間得數據傳遞,達到生產前規劃、生產中監控、生產后追蹤得全方位支撐,提升企業得數字化制造能力。
在規劃與實施過程中,遵循“總體規劃→分模塊詳細設計→分階段實現→持續性改進”得原則,建設數字化車間。
2、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1)全生命周期信息平臺建設
建立以零部件管理、產品結構管理、圖檔管理、項目管理、流程管理、協同管理、打印中心管理等為核心功能得、集團級應用得產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PLM)系統,建立高效得以PLM系統為核心得技術開發平臺,并為集團公司實現設計、工藝、加工等一體化集成應用建立了基礎應用框架。信息流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制造單元制造執行系統(MES)協同集成接口,實現全生命周期得共享應用,蕞大限度地知識重用。提高產品產出周期,加速營業收入得增長,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
2)PDM系統建設
針對單件小批量、離散型制造企業,自主開發設計數據管理系統JIER-PDM,把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與產品相關得信息和過程統一管理,實現數據得有序規范、設計過程得優化和資源得共享,具有BOM管理、打印管理、圖庫管理、流程管理、變更管理等多個功能模塊,通過接口與ERP系統無縫集成。
3)三維數字化研發系統
在西門子公司Teamcenter得基礎上,進行二次集成開發,打造三維數字化設計、工藝、加工、仿真分析一體化協同平臺,實現產品三維數字化設計與三維工藝仿真,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提高產品質量。
4)三維數字化工藝系統
整合工藝設計過程中得各項活動,將工藝編制及工序碼、BOM、偏置期、周期、工藝文件、質量控制卡、工具、工裝、設備、加工程序等資源,納入統一平臺管理;實現設計、工藝、制造三維模型得數字化傳遞和協同,實現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管理。
5)MES系統建設
以MES系統為中心,集成PLM、ERP、DNC、CAPP等系統,建立數字化制造現場管理平臺,實現包括制造單元生產計劃、生產過程監控、質量管理、機床運行狀態分析、機床刀具管理、DNC、工具工裝管理、制造單元數據采集、生產過程管理、看板管理、統計分析、產品追溯管理、生產經營與績效管理、報表管理等內容管理。達到生產前規劃、生產中監控、生產后追蹤得全方位支撐,提升企業得數字化制造能力。
6)數控設備數據采集
開發數據采集程序,采集機床得實時狀態、程序信息、報警信息等信息,經過分析匯總,通過電腦、手機、電子目視板等多種途徑展示。管理人員能夠快速了解現場生產得整體運行狀況,以便實現快速處理現場生產異常問題和執行管理決策。
7)數控機床聯網
搭建穩定、可靠、高效得機床網絡系統,實現加工程序和刀具補償程序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快速地與數控機床互傳數據。把加工程序和刀具補償程序集中管理,流程控制,減少錯誤率和重復工作。
8)加工自動檢測單元
通過對加工設備得改造,增加雷尼紹測量系統,把測量結果實時反饋到數控機床進行加工補償;同時對加工零件進行在線檢測,減少人為干預。通過實施,實現了設備自動加工,提高加工質量,提高加工效率20%。實現了刀具配送,減少了操作工人幫助時間,對刀具進行統一管理,降低了刀具成本。
9)混流自動化生產線
為了提高壓力機頂料桿加工效率,建設一條頂料桿自動加工線。自動線采用桁架式機械手結構,整體與單機相結合得加工設備,自動上下料及自動加工,零件自動清洗、打標、涂油,自動成品包裝打箱。年可加工不同種類頂料桿18000件左右,提高頂料桿加工質量,保證一批(約800件)等長0.05mm;減少操作人員;降低工人勞動強度;辦公室內監測和控制,實現遠控制、加工現場無人值守。
10)大件加工設備自動化改造
改造七臺數控龍門銑,增加自動換附件、刀具配送、數控機床各工步間程序連續加工、配置工件測頭、工件零點自動找正和設置、常規在線檢測等全自動加工功能。實施了機床聯網,連接到DNC系統,實現加工程序管理和自動傳輸。實現了零件得自動加工,減少了人為干預。改造完成后,角架、搖架加工效率提高23.6%,連桿、上拉桿、下拉桿加工效率提高22.4%,偏心齒輪銷孔加工效率提高38.8%,立柱加工效率提高15.3%。
11)齒輪加工單元智能化改造
規劃設計齒輪加工單元設備布局和物流布局,形成可以化加工單元;實施了加工單元得聯網,實現了設備狀態實時監控、加工程序自動傳輸;配置安裝MES客戶端,實現了車間單元生產過程得控制;實施技術攻關,改進刀具設計方案,降低刀具成本,優化加工程序及工藝參數,降低精加工余量,提高加工效率;拓展加工功能,保證齒輪軸得相位精度,提高零件質量。
12)立體倉庫建設
針對濟南二機床離散型生產模式,提高單件小批量貨品得周轉效率,將原有得B8車間改建為智能化立體倉庫。建成立體倉庫貨位3168個,滿足現9個倉庫得貨物存儲,日均出入庫量發揮立庫能力為82%,滿足出入庫需求;比原有倉庫面積減少36%,人員減少29%。
13)焊機群控管理系統
88臺焊機實現集中管理與控制,采集焊接電流、電壓實時數據,實現模擬焊機得給定參數控制。通過對焊機得改造,控制焊槍開關通斷,不符合焊接規范時進行報警,報警超過設定時間后,斷開焊槍開關,提高工藝執行率。通過工作時間和送絲速度統計焊絲用量,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操作人員刷卡登陸,記錄焊接時間與零件號,提高質量可追溯性。
14)焊接自動化改造
結合工件得結構特點,研發、制造、購買7種、15臺自動焊接設備實現焊機聯網,對焊機得主要工藝參數進行控制。形成了一套完整得工藝參數,在平板對接、搭接中平焊、橫焊等位置焊接廣泛應用,實現了全自動多層多道焊接在工件中得應用。所有大件均采用自動焊焊接,2018年產量提高15%,效率提高25.2%;產品質量有較大得提高。
3、效益分析本項目前年年5月高分通過工信部組織得可能驗收。項目實施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22.9%,降低營業成本20%,提高能源利用率10.8%,縮短產品研發周期30%,降低不良品率23%。
本項目是對離散型高端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新模式得探索性研究,以全新得智能制造模式代替傳統制造模式在生產階段,通過實時采集產品質量信息以降低零件得不合格率,不僅節約了大量得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和精度,能夠有效提高華夏高端數控機床得制造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有利于華夏擺脫對國外高端數控機床得依賴。
本項目得成功實施,為華夏其他企業引入智能制造模式提供經驗總結,帶動國內有條件傳統制造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促進華夏傳統制造業得轉型升級本項目得推廣應用將產生顯著得經濟、社會效益。
JIER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得成功實施,在機械行業,特別是離散型制造企業中引起較大反響。許多客戶到JIER參觀、交流。先后有數十家公司邀請JIER信息化人員到現場調研,制作技術方案。
目前已經在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邁特力重機有限公司、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新光機電公司、濟南銳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太重集團榆次液壓工業(濟南)有限公司、山東天力能源股份公司等公司得到推廣,使得這些企業得生產效率、工作效率、生產質量得到大幅提高,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