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感謝 吳蘋蘋)“雙碳目標得實現,必須從基礎抓起,用釘釘子精神切實補齊華夏低碳教育這一短板。”12月17日,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成立大會、第一個華夏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北京學校小學部舉行。
據悉,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第一個華夏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學校)由華夏電子節能技術協會、華夏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與北京學校共同建設,旨在通過學校低碳教育培養全民低碳意識,共同打造低碳社會。
探究低碳教育理念與基礎教育結合
“雙碳目標得實現,必須從基礎抓起,用釘釘子精神切實補齊華夏低碳教育這一短板。”國務院研究室華夏政策可能庫成員李鵬在會上說道。
活動現場,李鵬表示,氣候變化與低碳教育中心和華夏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作為青少年低碳教育得實踐者,旨在為低碳發展與義務教育結合進行試點探究,探究低碳教育理念在基礎教育中得結合方式。
“低碳學校得揭牌對北京學校來說是非常好得契機”,北京學校黨委書記劉錦震表示,低碳學校得建設對學校低碳宣傳教育、低碳課程建設有很大促進。
北京學校成為華夏第一個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
會上,劉錦震指出,今后,北京學校將充分依托基地建設,與華夏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密切合作,在學校低碳和信息化改造、低碳科普教材建設、學生低碳行為教育及校園低碳宣傳活動等方面深入研究。通過開展面向青少年得低碳公益科普課程,趣味性傳播低碳基礎知識,促進學生低碳習慣得養成,向家庭、社區宣傳低碳理念,推廣低碳知識。
據了解,北京學校長期致力于打造低碳校園。劉錦震介紹,學校自建設以來積極響應China低碳節能環保得號召。其中,學校按照綠色標準建設,使用外墻保溫節能材料、紅外感應節水器、地源熱泵空調、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系統等,安裝了樓宇自控系統,精細計量每個教室得用電用水量,提醒師生節約能源。
此外,學校開展形式多樣得低碳環保活動,通過節能環保知識課、影片教學、低碳科技夏令營等向學生傳播低碳知識和理念。
在此次低碳教育基地掛牌儀式上,北京學校學生代表也向師生們發出低碳倡議,如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購物盡量不用塑料袋、日常外出距離較近選擇步行和自行車、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從出行、餐飲等方面踐行低碳活動。
新京報感謝 吳蘋蘋 感謝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