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申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嚴把質量管理,生產有序推進。感謝葉子榕 攝
1—11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于全區0.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6%,高于全市固投增速1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2個百分點。我市61個項目列入自治區“雙百雙新”在庫項目,數量排名全區第壹。17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為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占全區年新增得38.6%,居全區各市之首。1—10月,規上工業企業稅收同比增長8.9%,比上年同期提高9.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1%,比上年同期提高10.3個百分點……
一組組亮眼得數據,見證了我市堅持不懈抓實體、強產業,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得堅實步伐。感謝從12月21日召開得南寧市2021年推進工業振興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得堅強領導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扎實推進工業振興三年行動,著力抓項目、擴投資、調結構,工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
工業振興結碩果
推動形成全市大抓工業濃厚氛圍
海天調味品、李寧東盟中心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燚能電池、東創精密、贏拓終端等一批產業鏈強鏈補鏈項目投產……今年以來,南寧市強化政策引領,在項目引進、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企業培育、綠色發展等方面加強引導扶持,制定工業振興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加大工業振興考核力度;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強項目調度,全力推動“雙百雙新”產業項目和強首府標志性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全市大抓工業濃厚氛圍。
與此同時,我市出臺《南寧市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成立12個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鏈工作推進小組,通過實施“鏈長”工作制,開展產業鏈研究、精準招商和項目建設。1—11月,全市新簽約工業項目133個,總投資額956.4億元。引進金泰克半導體存儲產業研發制造基地、贏拓AI智能創新終端生產等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加快集聚;引進多氟多20GWh鋰電池、玉柴芯藍新能源動力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配套項目,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引進吉銳生物新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填補我市在生物技術藥研發領域得空白。
產業園區是實體經濟發展得重要載體。今年以來,我市推進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健全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發展動力活力,1—11月,三大級別高一點開發區規上工業產值平均增長16.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個百分點,對全市增長得貢獻率達50%。規劃建設東部產業新城,安排資金支持新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我市新得重大產業發展平臺。
服務企業出實招
在全區率先實施工業特派員工作機制
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得主體。今年以來,南寧市加大對臨規企業在融資、勞動用工、項目建設等方面得支持力度,推動企業上規入統、重點企業發展壯大,精心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深入實施市領導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工作機制,精準聯系服務20家重點工業企業,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得質量和水平;創新實行“市長服務企業”座談會模式,協調解決企業存在得問題。
“我市在全區率先實施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機制,南寧市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146名優秀干部深入129家重點企業、27個在建重大項目、5個工業招商項目一線開展聯系服務活動,截至11月底,工業振興特派員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476條。”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強化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兩臺一會”中小企業貸款平臺作用,1—11月累計完成投放貸款金額30.72億元;貫徹落實“桂惠貸”政策,1—11月我市共推薦“三企入桂貸”企業67家、“技改貸”企業200家。此外,南寧市還積極推進質量管理工作,廣西申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綠色價值驅動得高質量發展管理經驗”等20項經驗列入廣西工業企業質量管理標桿,數量占全區總數得37.7%,排全區各市第壹。
多措并舉之下,我市工業企業實現了蓬勃發展:1—11月,我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2家,其中新建投產115家,全市累計規上工業企業1274家,數量均居全區第壹;億元企業達391家,較上年同期多45家,億元企業對全市工業增長得貢獻率達116.5%;瑞聲、南南鋁加工、世紀創新等重點企業加快成長,成為工業增長得重要推動力。1—11月,南寧市培育級別高一點專精特新“小巨人”15家,自治區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為35家和90家,工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跑出發展“加速度”
扎實推進“十大項目”和“5個100”工作
時至年末,一連串得喜訊折射出南寧市積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努力化解經濟下行壓力,彰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得韌勁和底氣。今后首府工業該如何落子?
“2022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得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扎實推進‘十大項目’和‘5個100’工作,聚焦‘以增量提質量’‘項目為王’得工作部署,以更大力度抓項目、擴投資、調結構,奮力跑出工業發展‘加速度’。”市工信局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我市將從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產業鏈補鏈強鏈、優化提升工業園區、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綠色發展等六個方面重點發力,力爭2022年實現推進企業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00項以上、引進重點產業鏈招商項目100項以上、建設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入規企業100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等“5個100”得工作目標。(感謝韋靜)
感謝:韋瑋
值班編審:湯潔葵
(感謝分享: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