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8日電 (夏瑩)農民成主角、草根唱大戲、“龍獅”來助陣……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首場演出8日在合肥市巢湖經濟開發區三瓜公社拉開帷幕。整體活動從1月份開始將持續至2月底,預計將開展4千多場鄉村春晚等文化活動。在百姓的舞臺上,農民也從觀眾變成了主角。
當日,歌舞、口技、民樂、小品等13個以農民自編自演為主的節目輪番上場,農民也從“我來看”變成了“我來演”。走進三瓜公社,鑼鼓聲、嗩吶聲、民歌聲不絕于耳,舞臺下更是傳來一陣陣掌聲和村民們的叫好聲。
“我今天感覺特別榮幸,這是我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能給鄉親們表演,心里很開心。”當日小品《不是錢的事》演員張琴介紹,她是在三瓜公社冬瓜村出生長大,此前村里沒有舉行過鄉村春晚,每到春節,就守在電視前觀看春晚,而這次村民們自己參演小品,也是過了一把“明星癮”。
當日的民俗非遺展示。 張婭子 攝除了本地的農民演員,安徽碭山嗩吶省級非遺傳承人張杰和他的徒弟周輝也前來助陣。周輝稱:“我就是一名農民,平時沒有演出的時候就在家種梨種桃,今天給大家表演,感覺很親切,在自己的舞臺上表演特別起勁。”在節目現場他也表示,作為年輕一輩,他想將嗩吶這一技藝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承下去。
活動現場,“龍騰盛世”“金獅吐瑞”“歡歌蓮香”等民俗非遺節目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牛棚廣場上,數位書法家為游客書寫對聯更是讓大家頻頻駐足。現場的觀眾直呼找到了兒時的“年味兒”。
據悉,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首場演出是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省文明辦主辦。本場活動首次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動分會場,通過藝術為民大舞臺、歡天喜地年貨節、民俗非遺鬧新春等十場特色活動,形成“文、農、旅”大融合,向全國展示安徽省鄉村春晚和鄉村振興建設成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成就。
安徽省文化館館長李曉東表示,安徽省的鄉村春晚經過幾年的示范引領和培育,已經初具規模。“在春節期間,安徽預計將有4000多場鄉村春晚等文化活動,將會有百萬的群眾參與活動,數千萬的觀眾觀看。通過這些活動讓留下的人留得住,讓外出的人回得來,展現安徽的鄉風文明,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讓鄉村‘有魂、有根、有追求’。”李曉東說,今年的鄉村春晚就是草根的舞臺,通過這些活動讓江淮大地所有的鄉村都有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春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