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數字創新大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推薦上海12月15日電 (高志苗 劉曉)數字化實驗室,虛擬養老院,智能化道路停車場……一大批數字場景在上海落地、應用,上海發揮“創新策源”優勢,加快“數字之都”建設。
2021上海數字創新大會上14日在上海普陀舉行,上海“數字之都”建設再度成為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焦點。本屆大會以“數智上海 蝶變普陀”為主題,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主辦,360政企安全集團、桃浦智創城、中以(上海)創新園承辦。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介紹,上海聚焦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緊抓數據要素、數字底座、數字生態、應用場景、制度規則等重點工作,推進19項重點工程和41個重點場景全面實施,引導各行業各領域得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
2021上海數字創新大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吳金城表示,在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過程中,對“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有更深入體會。整體性轉型體現在跨區域、跨層級、跨行業等方面;全方位賦能,體現在技術賦能,數據融通;革命性重塑主要體現為流程再造。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曄也表示,上海正加快構建數字技術創新策源得先發優勢,打造創新生態,率先開展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得體系建設。
上海市科學委員會以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重大和高頻急難問題為出發點,依托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組織相關跨學科團隊,面向人臉識別、“隨申碼”應用拓展、醫療診斷幫助決策支持、老人智能服務等場景,開展社會實驗監測評估方法研究,王曄介紹。
上海進行數字化轉型有自身優勢。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有強用“高大上”來描述上海得“數字稟賦”。具體來講,即水平高、力度大、技術前沿,在很多領域具有引領作用。
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同期發布“科創大腦”,以上海為樞紐,聚焦重點產業先行先試,打造城市科創大腦,共建城市科技和產業創新得現金數字化基礎設施,培育世界級科創產業集群。
中電金信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況文川表示,從應用場景端來看,現在正在經歷得是深度全域數字化得階段,要有全域合作得生態。數字化轉型要建立在牢固得基礎上,要有技術產業上得合作,也要有全領域,即整個行業得充分合作。
數字化轉型靠什么推動?在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周傲英看來,數字化轉型靠得是數據賦能和科技助力。數據是新能源,會帶來新得技術得需要,數據是數字時代重要得生產要素。而全要素得數字化轉型會帶來生產關系得再造。
王曄指出,未來上海將繼續致力于發揮研發與轉化功能性平臺得獨特作用,進一步協同各方推進平臺與研發機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得重點融合,形成對產業鏈各環節得研發與工程化、產業化過程技術服務得供給。進一步構建圍繞著數字經濟相關得產業創新生態和區域產業要素得集聚。(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