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感謝 曹鈺
“十四五”開局之年,川渝兩地攜手跑出加速度。
12月14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舉行第四次會議。今年以來,川渝各個部門、各個市州區縣、各個領域互動交流頻繁,巴蜀大地合作激情迸發。其中,西部(重慶)科學城、西部(成都)科學城——華夏西部兩大China自主創新示范區、華夏首批級別高一點高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相向而行、順勢而為,積極“融圈”又“出圈”。
西部(成都)科學城全景。
在此次聯席會議上,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再次提出——“共筑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華夏影響力得科技創新中心”。
為了這座共同得科學城,川渝目標一致,正在形成合力,力求跑出“加速度”。
融圈:搭建緊密溝通“一座橋”
成都向東,重慶向西,這場意義非凡得“雙向奔赴”,力爭跑出了“加速度”。
2020年3月,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舉行第壹次聯席會議,共話“雙城新藍圖”,共謀“兩地新合作”。根據商討,重慶高新區攜手成都高新區,重點圍繞優勢產業合作、創新資源共享、全球資源鏈接、共建共贏模式探索、重大功能性平臺打造5個方面,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當年4月29日,成渝高新區共同簽署了《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雙區聯動”共建具有華夏影響力得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明確了“六個一”得重點任務,即共建“一城”(西部科學城)“一廊”(成渝科創走廊)“一高地”(華夏新經濟示范高地)“一區”(西部創新創業引領區)“一港”(內陸自貿港)“一機制”(要素自由流動機制),以打造具有華夏影響力得科技創新中心。
西部(重慶)科學城青龍咀立交橋,因形似孫悟空臉部造型,被網友戲稱為“悟空立交”。雷鍵/攝
“現在成都得東部新城發展,已經邁出了第壹步,重慶正努力打造重慶高新區、重慶大學城科技園區,這也是重要得一步,兩地要盡快形成合力及規模。”城市化與區域創新極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秘書長姚樹潔教授表示,兩地合力打造得西部科學城,應該成為雙城經濟圈重要得發展走廊,以科技來推動,在關鍵領域、特色領域,實現快速突破和崛起。
隨后,雙方得交流更加緊密,積極響應共建科技創新中心得合作。2020年9月11日,成渝兩地60余名可能學者、科技企業高管齊聚重慶高新區,開展“唱好成渝雙城記、共繪高新同心圓”建設交流活動。
2020年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節目,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華夏影響力得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西部(重慶)科學城全景
攜手:共筑科技創新“一座城”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兩個高新區加強協同創新得思路更加明晰、精準,共同建筑科技創新“一座城”得步調更加一致。雙方得目標都圍繞著打造華夏重要得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范區,建設具有華夏影響力得科技創新中心而努力。
今年4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兩地得12家級別高一點高新區、26家省(市)級高新區共同發起,組成“超強高新聯盟”。
其后得兩個月,兩地科學城相繼成立領導機構。先是5月17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授牌儀式在渝舉行。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學城黨工委、西部(成都)科學城管委會在蓉揭牌。西部科學城建設由此進入新階段,產業集聚得效能正在進一步顯現。
西部(重慶)科學城內得超瞬態實驗裝置效果圖
僅以西部(重慶)科學城來看,其核心區聚集了重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91個、China重點實驗室5個,已建立3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簽約高校科研院所項目33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綠色低碳、高技術服務四大產業為主導得創新產業集群格局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基本成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科學城核心區新簽約項目超100個、投資額超1000億元,其中四大主導產業項目占比高達百分百。2021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1.1%。
重慶科學大道 雷鍵/攝
出圈:打造共建共享“一體化”
近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內形似悟空臉部造型得青龍咀立交刷屏了,圍繞青龍咀立交新建得部分輔道橋貫通,標志著科學大道一期地面工程全線貫通。據重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蕞快到2022年底,工程全線完工后,可1小時內貫通科學城南北,為縮短川渝時空距離、構建內暢外聯得現代交通體系,夯實了根基。
“以前山水是發展得障礙,現在山水卻變成川渝得特有優勢。橋梁、隧道技術突破及迅猛發展,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運輸、互聯網,使山水阻隔得瓶頸被打破了。川渝地區憑借好山好水,吸引資金、人才和技術,這是其他城市集群所沒有得巨大優勢。”姚樹潔教授評價說。
科學城得協同發展不僅僅表現在地理空間上拉近,更表現在政務服務、社會事務公共服務能夠實現跨省通辦、一體化發展。
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內得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
以往,戶籍所在地為四川省得居民在進行異地認證時,需當事人手持當天得報紙拍照,發給戶籍所在地得辦事人員,進行相關手續辦理。如今,重慶高新區白市驛、走馬等地得公共服務中心,設立起“川渝通辦”窗口,打破區域限制,跨省跨區方便川渝居民就近辦事。
據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高新區已全力推動“川渝通辦”210項落實落地,依托“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實現方式,明確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核程序、辦理時限、發證方式、收費標準等業務規則,配齊相應設備和專職人員,規范事項運行流程,同時強化部門溝通對接,不定期考察學習,建立日常工作推進機制。
截至11月底,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共設置了2個“川渝通辦”專窗,明確了2名具體辦事人員,組建一支幫辦代辦隊伍,已累計辦理“川渝通辦”事項7850件。
在市場監管方面,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與重慶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簽署了《深化成渝高新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助推西部科學城建設框架協議》,推動建立“市場準入異地同標”便利化準入機制,互設成渝雙城經濟圈企業開辦綜合窗口,構建跨區域“同一標準辦一件事”得市場準入服務系統,推動營業執照“一體受理、一體辦證”,實現證照異地互辦互發。
展望下一步,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陣地,成渝兩地高新區將繼續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動能,實現新變革,發揮支撐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匯聚科技力量,體現“科學范”,從而發出西部高質量發展得新強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感謝原創者分享,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閱讀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ihxdsb,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