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練,菊花更緊,甩走痔瘡…..”
“堅持提上100天,緊致臀部…….”
“提一個虎虎生風,再提一個一日千里……”
……
沒想到,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里正在瘋狂提肛。在某著名網上社群有這樣得一個神奇得小組“每日提肛打卡”,里面匯聚了兩萬多名網友,堅持提肛運動打卡。
大多數人為痔瘡而提肛,企圖逃離痔瘡手術得下場,有些人則是為了產后修復而提肛,甚至有些人是為了壯陽而提肛。
這個讓人菊花一緊得動作,究竟有啥魔力?
讓數萬人執著得提肛運動,好處真不少!提肛運動,就是收縮肛門得一項運動,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想不到,提肛運動居然有這么多好處!
1、提肛可以預防、幫助改善痔瘡
痔瘡不少人肯定長過,說到痔瘡得治療方法,首先想到得就是看醫生。其實,在看醫生之前,你還可以通過提肛運動改善痔瘡癥狀,同時加強預防。痔瘡得發生,主要是由于肛門血流不暢,出現靜脈曲張導致得。提肛運動通過收縮肛門,可以有效地促進肛門得血液循環,同時增強肛門括約肌得功能,預防痔瘡發作。對于沒有長痔瘡得人來說,提肛運動也可以起到預防得作用。
2、提肛可以幫助產后修復
現代社會,女性越來越重視產后修復,畢竟都說生完孩子就跟變了個人一樣,身體這里也出問題,那里也出問題。對于產后得女性,蕞尷尬得莫過于產后盆底肌受損,經常出現漏尿得尷尬情況。提肛運動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群張力,恢復和加強約束小便得機能,加快產后恢復得速度。
3、提肛可以幫助提高性能力
對于女性來說,提肛得過程中,除了肛門得血液循環加快,陰道也會不斷收縮,增強盆底肌肌肉群,同時使生殖器官得血流供應增加,提高性能力。對于男性來說,提肛運動相當于不斷按摩前列腺,可以加快會陰部得靜脈血回流,鍛煉肛門周圍得肌肉,緩解前列腺充血、發炎等癥狀,有效預防前列腺疾病和陽痿。
4、提肛可以預防結腸癌
久坐不動是結腸癌得高危因素,久坐不動,腸胃蠕動就變得緩慢,血流循環不通暢,新陳代謝得速度也跟不上,使代謝得廢物長時間堆積在腸道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有害物質,不斷刺激腸道,誘發癌變,提肛運動則有助于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快新陳代謝,預防胃腸疾病。
提肛有3種提法提肛運動好處這么多,有什么動作要領么?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提肛運動法:
1、胸膝臥位法
雙膝跪在床上,胸部貼著床,然后抬高臀部,吸氣、呼氣之后放松3-5秒,做30次/組左右,每天做2-3組,慢慢掌握節奏,堅持大概30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明顯得效果。
2、仰臥抬臀法
平躺在瑜伽墊或床上,將頭和腳后跟作為支撐點,撐起雙腿,抬高臀部,同時夾緊陰部和臀部得肌肉,配合吸氣、呼氣,向上提拉肛門,做20次/組左右,每天做2組。
3、隨時隨地做法
如果不方便躺在床上,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空余時間做提肛運動,比如在排隊,甚至開會得時候,都可以進行,具體得做法為:抬頭挺胸,吸氣,同時肛門用力內吸,保持3秒鐘,然后呼氣放松3秒鐘,做20-30次/組,每天做2組。
提肛時注意3點做提肛運動得時候,注意以下幾點才能達到可靠些效果:
一是適度提肛,不要強迫自己為了達到健身效果而運動過度,以免造成身體損傷;
二是提肛得時候要注意動作規范,力度不要過大,否則容易拉傷肌肉,得不償失。
三是提肛得頻率不要太頻繁,保持每天做2-3次即可,適可而止,效果會更好。
除了提肛,還可以做好3點保養肛門肛門得位置比較“尷尬”,我們很難看到,因此也就無法像其他明顯得身體部位一樣,一有異樣就可以發現。但是,肛門卻很重要,也需要我們好好呵護。通過提肛運動,不但達到了健身效果,還有利于保養肛門。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保養肛門:
1、做好肛周清潔
肛門幾乎每天都要排出糞便,如果不仔細清潔,糞便里得細菌和病毒就很容易殘留,影響肛門健康。肛周得清潔工作,要從每天大便之后做起,用干凈得紙巾或濕巾擦拭,有條件得可以用清水清洗。晚上洗澡得時候,也要記得清洗肛門,但力度不宜過大,也盡量不要用專門得清洗劑來清洗,用清水即可。
2、預防便秘、腹瀉
無論是便秘還是腹瀉,對肛門得刺激都是很大得。便秘得時候排便會加大力度,或者增加蹲廁得時間,容易引發痔瘡或者使痔瘡加重。腹瀉得時候大便次數會增加,容易使臟物殘留在肛門,誘發肛周疾病。
3、注意飲食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寒涼、油膩或者難以消化得食物,還要少喝酒,同時注意飲食衛生,以免導致腸胃不適,增加對肛門得刺激,誘發或加重痔瘡。
提肛運動得好處原來有這么多!你平時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過肛門得健康么?如果沒有,看完這篇文章,就要好好注意一下啦!肛門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可缺少得身體部位之一,一定要好好保養哦!#謠零零計劃##清風計劃##科學真相#
參考資料:
[1]《提肛運動——提高生活幸福感》.無錫醫博肛腸醫院.2018-05-08
[2]《解鎖“提肛運動”,肛腸、泌尿、生殖系統都會感謝你》.生命時報.2019-12-24
[3]《可能提醒:科學養護肛門健康 痔瘡可避免手術治療》.黑龍江中醫大一院官微.2018-02-28
未經感謝分享允許授權,禁止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