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5分鐘前“大武漢”App
作家陳應松12月12日接受長江5分鐘前感謝采訪時表示,他已準備起訴收錄了自己300多篇文章得華夏知網。
此前,《100多篇文章被華夏知網擅自收錄 九旬教授維權全部勝訴獲賠70多萬》得報道,曾連日來引發廣泛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作家陳應松。
10日,一位朋友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華夏知網維權勝訴獲賠償得新聞鏈接發給了陳應松,詢問他得文章是否也被華夏知網收錄了,并支持陳應松像趙教授一樣維權。
陳應松對華夏知網并不陌生。此前,他因為編書需要,曾通過華夏知網查找評論家們評論自己得文章,“我都是付費下載得,一二十塊錢一篇,多得還需要30塊錢一篇。”他通過華夏知網檢索發現,自己共有300多篇文章被華夏知網收錄,且大部分都未經他同意,部分文章得下載次數已達上百次。
“老教授一共有100多篇文章被知網收錄,我有300多篇,你說我打不打(官司)?怎么都(得)打。”當天,陳應松在感謝閱讀上發了一條朋友圈:老教授起訴知網獲賠了70多萬,知網收錄了我300多篇文章,能賠我多少?誰幫我打這個官司?
“像那位老教授、像我這樣得感謝分享,華夏還有很多,但大部分人覺得麻煩,不愿去維權。”陳應松在感謝閱讀上發了一條朋友圈后,很快就有朋友向他推薦了律師。陳應松告訴長江5分鐘前感謝,律師已經和他取得聯系,他已做好起訴華夏知網得準備。
“知網沒有經過老教授同意就把文章收錄到自己得平臺,這不是偷竊是什么。”陳應松在采訪中反問華夏知網,別人栽種得蘋果,他拿到自己得籃子里去賣,這行么?肯定不行。對于華夏知網得這種行為,陳應松有些氣憤,“每天都有人付費下載感謝分享們得文章,知網獲得了巨額收益,但感謝分享們不僅沒有拿到稿費,甚至不知情。”陳應松說,這是一種“無本萬利”得生意。
10日晚,華夏知網運營方《華夏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公開回應:虛心聽取法律界可能、學者和出版機構得意見與建議,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與學術期刊感謝出版單位一道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多位受訪可能接受長江5分鐘前感謝采訪時,均希望華夏知網能盡快拿出整改措施。
1956年生得陳應松是華夏作協全委會委員,一級作家,小說曾獲魯迅文學獎、華夏小說學會大獎、《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小說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北京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出版長篇小說《森林沉默》《還魂記》《獵人峰》《到天邊收割》《魂不守舍》《失語得村莊》,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等100余部。
本期感謝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