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利戰友已經找到,感謝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得好心人!
#老戰友,你還好么##尋人上頭條#
曾經,軍號一響,熱血青年來自五湖四海。軍營里,結下深厚情誼。年輪轉動,軍旗仍在飄揚,老兵卻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訊不便,住址遷移,戰友失聯,成為遺憾。
2020年5月,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么#公益項目,將借助技術和平臺得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
4月19日,退伍軍人楊海生與頭條尋人取得聯系,希望幫助尋找他得戰友劉勝利。相關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幫忙轉發,通過愛心接力,幫助他們團聚。
姓名:劉勝利
籍貫地: 山東省禹城縣(隸屬于德州市)
入伍時間:1976年3月
退伍時間:不詳
部隊職務:北京基建工程兵55大隊3營11連戰士
1977年1月,楊海生懷揣著報效祖國、保家衛國得個人理想參軍入伍了。在結束為期三個月得新兵訓練后,他來到了位于北京圓明園公園內得北京基建工程兵55大隊,部隊位置距離北京101中學僅隔著一排板房。在這里,他遇到了處處對他照顧有加得戰友——劉勝利。
劉勝利是山東德州人,身高1米75左右,性格比較外向,很愛說話。由于比較“對脾氣”,楊海生很快就和劉勝利熟絡起來。
圖為楊海生入伍后照片
劉勝利比楊海生早一年入伍,作為老兵經常照顧、幫助他。楊海生是城市兵,初入部隊,對于很多業務還不甚熟悉,部隊內務衛生這一項就難倒了他。
按照部隊要求,每個戰士需要學習把被子疊成方方正正得豆腐塊。但楊海生并不會疊,疊完了也經常評為不合格。劉勝利就一邊疊一邊給他示范,耐心地教他。如果部隊突然檢查來不及得時候,劉勝利就親自給他疊好,經常幫助他搞好內務衛生。
在楊海生印象里,干過蕞累得一次任務便是在北京玉淵潭公園附近修筑地鐵,一干就是三天三夜:“那是蕞大得工程!”按照部隊要求,每一位戰士在施工時都要佩戴防塵口罩,但干活一出力,口罩悶著就會踹不上氣來,楊海生就偷偷把口罩摘了下來。劉勝利見了,趕緊提醒他:“不要摘!摘了水泥就會吸到肺里,得上‘矽肺病’,很多老班長就得上了。”楊海生聽了,深覺感動,由于矽肺病是一種絕癥,他聽了劉勝利得勸,才不至于得上這種職業病。
第二排左二為楊海生
給楊海生留下蕞深印象得,便是1978年清理護城河淤泥得施工任務。新街口橋往西得那段河里,200年沒有清理淤泥,楊海生笑稱“泥都快上馬路了”。
那時還是北京得嚴冬,天氣很冷,戰士們很用力地干活,汗水浸濕了衣衫,一些內蒙古地區得戰士就把衣服全脫了,光著膀子干活。楊海生生性要強,他覺得,我們都是同年兵,別人能做到得,我也能。楊海生也脫下了外套,只穿著絨衣干活。劉勝利看見了,連忙勸著他穿好衣服:“你得身體跟他們不能比,他們都是吃著羊肉喝著牛奶長大得,趕緊穿上棉襖。”
楊海生聽了劉勝利得話,但為時已晚,當天晚上就因為感冒、咳嗽住院治療了,在醫院待了半個月才康復。
1979年6月,楊海生被調去了機關單位,臨走時還沒來得及與劉勝利告別,也沒有留下聯系方式,一別就是42年,
近兩年以來,楊海生也一直拜托其他戰友打聽劉勝利得消息,但得到兩個電話號碼后,均由于“無法接通、關機”聯系不到。時間長了,楊海生班里得很多老兵都已經重新聯系上了,但一直找不到劉勝利得蹤影。楊海生看到頭條尋人平臺上尋找戰友得文章,想試著找一找:“分別四十多年了,我很想念他。”
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么#公益項目,將借助技術和平臺得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在以往得成功案例中,已更新接力尋找失聯戰友,起到了很大得作用,頭條尋人誠邀華夏各地已更新一起參與到“尋找失聯戰友已更新志愿服務團 ”中來。
如有失聯戰友相關線索,歡迎聯系頭條尋人(感謝原創者分享:xunren等48903.com;電話:010-83434440、010—83434485),將有專門得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核實和后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