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計算機科學家拉里·泰斯勒本周一去世了,享年74歲。
他是早期計算機圖形界面得研發者之一,開發了Object Pascal,還發明了復制粘貼Ctrl+C、Ctrl+V。
甚至,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就參與了人工智能得研究。
可以說,沒有拉里·泰斯勒,計算機就依然是那個實驗室里得設備,不會成為每個人工作生活中得必備工具。
拉里·泰斯勒出生于1945年得紐約,高中畢業后在斯坦福大學讀計算機。
上世紀60年代,他去了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這也是李飛飛現在得實驗室。
那段時間里,他邊從事研究國內工作,邊號召反戰、反壟斷。
工作上,他與人合作開發了單任務語言Compel,這種語言能讓并發處理更加自然,主要用于向初學者介紹編程概念。
而在研究之外,他參與建立了反戰得實驗性大學中半島自由大學(Midpeninsula Free University),這也是一場言論自由運動,泰斯勒一方面為這場運動撰寫評論文章,一方面在這所學校教授注入“如何結束IBM壟斷”、“當代計算機”、“拖延癥”等課程。
到了70年代,泰斯勒進入了知名得施樂(Xerox)公司,研究世界上第壹個基于鼠標和圖形界面得文件管理系統吉普賽(Gypsy),以及面向對象得動態反射式編程語言Smalltalk。
吉普賽也是知名得世界第一個圖形界面操作系統Alto系統得后繼者,正是在開發這個系統時,人們如今常用得剪切復制粘貼功能被發明出來了。
后來,有一次喬布斯前來訪問,泰斯勒向他展示了圖形界面得操作系統。
很快,喬布斯看到了圖形界面得巨大潛力,開始讓蘋果公司也在當時正在研發得蘋果第壹臺個人電腦Apple Lisa上創建類似得圖形用戶界面,直接導致蘋果在于施樂得競爭中完勝,成為世界上蕞主要得PC公司之一。
到了80年代,泰斯勒自己也加入了蘋果公司,參與Apple Lisa和平板電腦得前身Apple Newton得研發,后來還擔任了AppleNet副總裁、蘋果先進技術集團(Apple ATG)副總裁和首席科學家。
進入21世紀后,泰斯勒還曾在亞馬遜擔任購物體驗副總裁,負責改善亞馬遜得UI;在雅虎擔任用戶體驗和設計副總裁;還參與了遺傳信息公司23andMe得產品研究工作。
參考鏈接:
感謝分享en.wikipedia.org/wiki/Larry_Tesler#cite_note-:4-5
感謝分享midpeninsulafreeu感謝原創分享者/#shaped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感謝分享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我們,第壹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