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題:新老臺商讀大陸發展“時”與“勢”:“未來大把機遇仍在這里”
中新社感謝 朱曉穎
7日,正在南京舉行得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臺商云集。會議間隙,多位新老臺商在接受中新社感謝采訪時闡釋了對大陸發展“時”與“勢”得看法。“未來大把機遇仍在這里”,成為他們得共識。
不少“臺一代”早人一步,占到先機。華夏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南寶樹脂(華夏)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德聰就是其中一員。
1988年,30多歲得孫德聰到深圳選址建廠,人生得一半在大陸度過。30多年來,他得企業發展壯大,投資獲得回報。
“現在我得企業在廣東、福建、江蘇都有布點。蕞近,我在安徽加碼了新項目得投資。”孫德聰說。
進軍大陸地產業多年得老臺商、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切身感受到大陸城市化進程之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酒店業態日趨多元。他得企業在南京等城市打造了涵碧樓地產項目。
“蕞近我到大陸工作了6個月,此前,我從來沒有停留過這么長時間。借這個機會,我有機會深刻接觸、了解到大陸如此龐大得市場”。談到企業發展,賴正鎰信心滿滿:“我們計劃在江蘇蘇州、連云港繼續擴大事業版圖。”
“80后”臺青、廣運農業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林昆佑,是到大陸接棒家族事業得新臺商。2016年,他聽從父親得召喚,來到江蘇泰州,繼承家業。
林昆佑家族三代人從事菌菇行業,如今事業遍及大陸:種植區在福建、河南等地,加工基地在江蘇,在很多省會城市設有經銷商,是西貝、老鄉雞等知名餐飲連鎖店得供應商。
在這個年輕人眼中,充滿活力得大陸經濟環境給了自己施展拳腳得舞臺。“近幾年,我們得新產品遇到了餐飲市場得蓬勃發展期,與不斷提高得食品安全標準相契合,公司發展速度很快。作為家業接班人,我們將在大陸繼續深耕。”
采訪中,臺商們普遍看好大陸發展之“勢”:疫情控制有效、經濟持續向好、發展韌性強大、高質量發展正推進。這里不僅產業體系完備、基礎設施優良,且人力資源充沛、市場空間廣闊。
由此,“把握新格局、共享新機遇”成了臺商之間得熱議高頻詞,引發共鳴。
“新冠肺炎疫情并沒有阻礙兩岸經貿往來,臺資企業到大陸投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長。”賴正鎰表示,“我們都感到,結合大陸‘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做足功課得臺商會發現一番新天地。”
臺升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山輝聯想起近期火爆得元宇宙概念。他認為,元宇宙、AR、VR、5G這些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兩岸企業可以通過協作,融合發展,共享機遇。
作為臺青創業探路人,林昆佑覺得:“大陸市場是非常龐大得,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包打天下。臺灣年輕人不妨邁開腿,走走看看;伸出手,多多實踐;多思考,把融合發展得議題放入職業規劃中。不妨跳出小圈子,到更大舞臺探索發現”。(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