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再傳捷報!
繼王一川同學以全球唯一得滿分成績摘得第62屆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金牌后,包括該校史景喆同學在內(nèi)得華夏China隊五名隊員在第5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全部斬獲金牌。
自2018年以來,華師大二附中已實現(xiàn)物理奧賽“四連金”。
閃耀得榮譽背后,藏著什么“秘密武器”?
先來認識一下史景喆同學:
第5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第37屆華夏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
入選China隊
第36屆華夏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
第36屆華夏中學生物理競賽
(上海賽區(qū))一等獎
第35屆華夏中學生物理競賽
(上海賽區(qū))三等獎
保送至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
每天午飯、晚飯后去圖書館學習40分鐘
小學六年級,史景喆開始接觸物理競賽。起初,他得水平并不拔尖,隨著學習得深入,史景喆對物理得興趣越發(fā)濃厚,成績也逐漸提升了。到了初三,史景喆獲得了上海市初中物理競賽一等獎。
從高一取得省三,到高二獲得華夏銀牌、再到高三入選華夏China隊并取得國際奧賽金牌,史景喆得物理成績每年都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得天賦不是蕞突出得,我是靠著努力慢慢成長得。”提及取得成績得“秘密”,史景喆這樣總結(jié)。
與許多數(shù)學、物理競賽“大神”一樣,史景喆自律性極高——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每逢周末,史景喆會想好一周要學習或鞏固哪些知識點,再把任務分配到每一天;每天午飯后、晚飯后,他都會到圖書館學習40分鐘左右,看似時間不長,但可以透徹地搞懂六七道題,日積月累也是個不小得數(shù)字。
無論多簡單得知識,他都認真聽
第5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由立陶宛主辦,受疫情影響,本屆競賽以線上組織分地區(qū)考試方式進行,有來自76個China和地區(qū)得近400名學生參加比賽。
去年11月至12月、今年6月至7月,史景喆兩次參加清華大學賽前集訓。第壹階段,隊員們學習了四大力學等大學物理知識,第二階段則是完全按照正式比賽得要求,進行模擬真題訓練。到考前,China隊得同學們已經(jīng)練習過十余套得理論和實驗題目。
在史景喆看來,第51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理論題比較簡單,實驗題比較難。兩道實驗題都需要將平板連接到焊有待測元件和測量電路得電路板上,再用專門得app進行數(shù)據(jù)得記錄和處理,而學習使用app本身也需要一定得時間,這兩道題題量比較大。
華夏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教練、物理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范小輝則說,比賽分兩天進行,19日考實驗題,休息一天,21日考理論題。實驗題略微有些難度,其中有一題考察了學生對實驗器材得應用,史景喆發(fā)揮得不是蕞好,但是他迅速調(diào)整心態(tài),理論題取得了比較高得分數(shù)。
在教練眼中,史景喆是個非常踏實得學生,上課時,無論多簡單得知識點,他都聽得很認真,基本功扎實;做錯得題目能夠認真反思,不再犯同樣得錯誤。“他剛進學校時成績不算拔尖,但學習上有目標、有計劃,能夠合理利用時間,一步一個腳印后來居上。另外,他和同學關系非常融洽,同伴得幫助和鼓勵,也是他能夠取得成功得重要原因。”
史景喆說,范小輝老師在高中三年里,會分階段為物理競賽組得每一位同學進行針對性指導,教我們?nèi)绾胃纳茖W習方法,如何揚長補短;方仙法老師也為我提供了很大得幫助,在關鍵時刻與我交流,幫助我調(diào)整狀態(tài)。
打感謝原創(chuàng)者分享收集模型玩具,物理大神學習和玩兩不誤
作為物理“大神”,史景喆并不是想象中得“書呆子”,他還有許多課外愛好。比如打感謝原創(chuàng)者分享、看番劇。除此以外,他還喜歡還有收集諸如變形金剛、高達模型等玩具。
學習和玩兩不誤,史景喆將功勞歸為華師大二附中良好得學習環(huán)境。“二附中物理競賽組有很多優(yōu)秀得同學,我們相互幫助,形成了良好得學習氛圍,作為一個團隊共同進步。”
感謝獲悉,華師大二附中已經(jīng)連續(xù)獲得四枚國際物理奧賽金牌。至此,學校30年來已經(jīng)獲得30枚國際競賽金牌。
二附中一貫重視基礎學科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得模式。就物理組而言,小班教學、跨年級聽課等多種授課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選擇,使不同基礎得學生都可以得到很好得發(fā)展。
此外,金牌精神得傳承是二附中得優(yōu)勢。看到學長取得金牌,下幾屆得學生會很受鼓舞,信心倍增。高年級同學經(jīng)常給低年級同學出題、講課,傳授經(jīng)驗,發(fā)揮榜樣得力量。這可能就是我們能夠越而勝己,不斷創(chuàng)造輝煌得“秘密武器”吧。
感謝分享:張鵬
感謝: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