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照鏡子,突然發現嘴歪了,還抑制不住地流口水,說話漏風。這是中風還是面癱,二者如何區分?需要到醫院處理么?
在11月27日—12月5日舉辦得2021華夏整形美容協會精準與數字醫學分會第五次學術大會上,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齊向東等可能牽頭發布了華夏第一個《表情肌損傷救治與面部年輕化可能共識》。
什么是面癱?面癱在民間稱為歪嘴巴、歪歪嘴等,是由于面神經受損導致得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得一種常見病。根據面神經損傷得部位,面癱可分為中樞性面癱(常由腦卒中引起)和周圍性面癱。
腦卒中(中風)引起得面癱,一般伴有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等表現,常會留有后遺癥;周圍性面癱則主要表現為口角歪斜、閉眼困難、流涎等,其中一個誘發因素是寒冷,所以季節變換也是面癱高發時。
“在臨床工作當中,我們發現各種原因引起得周圍性面癱得病例有增加得趨勢。”齊向東介紹,周圍性面癱主要有幾種成因,“一種是自發得,比如病毒感染、局部炎癥等;二是腫瘤侵犯或者手術創傷帶來得,蕞常見得如腮腺和耳外科手術;還有一類是做了面部拉皮手術等醫美整形后引發得。”
她介紹,該可能共識明確了創傷性面癱患者診斷得核心,是找到病因、確定面癱時長及面神經損傷位置,并針對不同類型面癱提供了相應得治療手段。
“也希望透過可能共識,讓市民群眾更了解面癱,知道應如何正確處理。”齊向東表示,發生面癱后,患者應該到正規醫院及時治療,處理得當得話損傷一般是可逆得。如果判斷損傷不可逆,可以采用重建動態面部運動手術等進行治療。
一旦不幸發生面癱,除了積極治療外,患者還要注意什么?齊向東表示,面癱可能導致患者閉不上眼睛,難以阻擋灰塵進入眼睛,應及時使用眼藥水、眼藥膏,預防結膜炎、角膜炎得發生;患者得頸項、耳后需保暖,有利于面神經功能得恢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她提醒,季節轉換、天氣忽冷忽熱時是面癱得高發季,為防止面癱,市民群眾應注意保暖,出門盡量戴口罩;在疲勞時或洗浴后不應吹風;開車或坐車時蕞好不要搖下車窗,盡量不要開窗睡覺;適當鍛煉,保持健康作息,多吃蔬菜水果。
在當天得大會上,《先天性外耳畸形功能與形態整復多學科可能共識》也同時發布。
【感謝】鐘哲
【通訊員】伍曉丹 韓羽柔
【感謝分享】 鐘哲
廣東健康頭條
近日: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