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1月7日電 (記者 葉茂)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福建省寧德市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全市7.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面實現脫貧,453個貧困村和古田縣、屏南縣、壽寧縣三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現“摘帽”,柘榮縣、周寧縣兩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達到退出標準。
圖為公益性電商平臺“滴水購”舉辦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公益展銷會。林榕生 攝在正于寧德市舉行的政協會議上,寧德市政協青聯、特邀、婦聯等界別委員聯名提出《關于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他們在提案中提出,到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后,中國農民才剛剛擺脫貧困。在此背景下,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因村施策,鞏固脫貧成果,讓農民有幸福感,是鄉村振興的要義。
圖為公益性電商平臺“滴水購”與閩清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呂明 攝該提案指出,當前鄉村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地方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包括空心村在內的村落進行改造,資源合理配置需優化;長期以來,農民只重視生產技能的培訓,農村市場營銷弱化;農村物流體系基礎薄弱、信息不流通,農產品時常滯銷等。
有委員建議,對偏遠的空心村、老齡村等實施整體搬遷,將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具備發展潛力的鄉村,讓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發揮價值創造作用;通過講座培訓、定向幫扶等形式,加強對農戶的市場營銷指導、策劃;吸納企業家回村任職,培育職業化的農村管理者,帶領村民致富。
同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持“滴水購”扶貧電商平臺建設,借助媒體力量和該電商平臺,帶動當地農特產品對外銷售、提升旅游及文化的對外展示,進一步實施消費扶貧、鞏固扶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寧德樣板”,并向全省、全國推廣。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大力實施消費扶貧,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由“政府指導、媒體支持、企業運營”的公益性電商平臺“滴水購”,由此應運而生,2019年9月在周寧縣上線啟動,探索扶貧新模式。
據了解,該平臺上線3個余月,已入駐420余個農特產品,并與新疆呼圖壁縣聯動舉辦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公益展銷會,深化援建成果;引入“嗨享優選”社區團購平臺,打通城市配送服務;進駐愛心志愿者團隊,發動社會力量推動消費扶貧;引入銀行提供惠企金融產品,并開通“綠色通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