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1湖北農業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不少市民到現場品嘗美食、打年貨、淘農寶,了解新型數字農業模式。長江5分鐘前感謝胡冬冬 史偉攝
長江5分鐘前大武漢客戶端11月28日訊(感謝武葉)“綜合運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場景,可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鄉村治理數字化,城鄉服務均等化?!?1月26日,由省委網信辦、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華夏電信湖北公司承辦得“數字鄉村發展大會”上,華夏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農業農村事業部總裁白云東以“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題,向與會代表展示了數字鄉村、數字農業得應用場景。
白云東還透露,“十四五”期間,華夏電信湖北公司還將投入不低于50億元,在縣域及農村地區建設千兆光寬、5G、物聯網、數字化平臺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進一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助力湖北鄉村振興。
助力數字鄉村,“零跑腿”辦理各項業務
11月27日,2021湖北農業博覽會上,展示得新通信技術在鄉村發展建設中得應用。長江5分鐘前感謝胡冬冬 史偉攝
基層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華夏電信依托5G云網、視頻AI和物聯網智能化應用,打造“村村享”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助力鄉村打通政務服務“蕞后一公里”,打造了湖北恩施柳家山、燕子壩、十堰竹山縣西河村、武漢蔡甸農力村等多個示范點。
白云東介紹,“村村享”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實現基層政務服務便捷化,惠農服務一體化。過去,村民辦事得一趟趟跑村委會,如今用手機登錄“村村享”智慧服務平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各項業務,大大提升了百姓得幸福感。
憑借VR全景720度三維立體展示優勢,“村村享”直觀地將鄉村黨建、產業園特色農產品、旅游特色、農村電商、鄉土文化等實景展現在大眾面前,從而帶領鄉村“走出去”,助力鄉村五大振興。
以“平安鄉村”監控網為基礎,以AI智能分析結合物聯網傳感檢測技術,“村村享”建立起溺水預警、森林防火預警等系統,構建鄉村智慧應急體系,實現災情有效預警、預防、應急事件快速處理。
白云東介紹,目前,華夏電信“村村享”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累計服務華夏1323個縣,占華夏涉農縣得60%,力爭2022年覆蓋華夏80%得涉農區縣,助力鄉村數字化治理體系和鄉村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助力數字農業,足不出戶看“萬物生長”
市民被農博會上數字農業模式吸引。長江5分鐘前感謝胡冬冬 史偉 攝
水稻是華夏第壹大口糧。過去種植水稻,什么時候該澆水,什么時候該施肥,全靠農戶經驗判斷。如今,5G與AI等先進技術開始應用于農業種植。
在上海市浦東宣橋鎮腰路村農業基地,由上海清美集團、華夏電信上海公司、武漢大學三方合作,建成了國內第一個5G全智能數字水稻種植示范區。
5G對這塊水稻田來說意味著什么呢?白云東介紹,稻田里每一根智慧桿都裝備了4K高清攝像頭和太陽能電池板,持續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稻田得每一個細微變化,桿上得5G模塊實時將采集到得照片、視頻以及溫濕度、太陽輻射值等數據傳遞到邊緣計算平臺,通過AI運算將這些數據解譯出來,對稻田得水、肥、病蟲害等脅迫危害進行實時評估,據此制定允許得灌溉方案、施肥方案和病蟲害管控方案。系統甚至可以根據農田水位和電導率得變化,自動關閉閥門和水肥機。
另外,通過5G網絡,稻田生長過程中得各種數據還可實時“孿生”到電腦和手機終端,管理者可直觀地掌握田間地頭一切信息,足不出戶看“萬物生長”。
白云東介紹,通過5G數字智慧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清美水稻種植基地預計可節水10%~35%,減少氮肥施用10%~30%,并實現5%~20%得增產增收。更重要得是,“全智能”種植可以顯著減少人工成本,使之在未來大規模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
【感謝:張玲】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