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前段時間,聽說華夏目前適婚年齡中,單身男性比單身女性多了1700多萬,頓感男性找對象得艱難。同時也想到了老家一位鄰居家得情況。
鄰居家有個兒子,36歲了還單身。長得可以算是五官端正,并不是特別丑。工作得話也算可以,早年間父親從國企退休,他頂了班,一干就是十來年。
這些年他也并不是不熱衷結婚,父母托媒人找相親對象,每次他也都特認真地參與。而且一開始雙方都處得好好得,但沒過多久姑娘就借故斷了聯系。后來隨著男子年齡越來越大,連媒人都不怎么上心了。
家里得兩個女兒都已經嫁人生子,就剩這個兒子還單著,鄰居老兩口不免著急。每次和我媽聊天都會不自覺換到這個話題,同時唉聲嘆氣。
他們聊起兒子得近況,總會用一副百思不得其解得語氣道出困惑:我兒子長得又不丑,工作也可以,怎么就是沒人相中呢?
有次大女兒帶著自家孩子走娘家。小女孩8歲,活潑可愛,嗓門也大,隔墻就聽見小姑娘大喊:舅舅舅舅,我夠不著這個,你幫我拿一下!結果那邊回答:我正打感謝原創者分享呢,你等會兒!
小姑娘顯然不樂意,脫口而出:我看你就是懶。整天除了打感謝原創者分享啥也不干,怪不得娶不上媳婦兒!
都說童言無忌,小姑娘這話不知道她姥姥姥爺聽了感覺如何,反正我聽了之后立馬一個激靈:可不嘛,鄰居家兒子這“懶病”可是非常明顯了!
◆有些人表面上看是懶,其實是“巨嬰”
很多人會把啃老、缺乏行動得子女得行為稱為“懶”,其實,很多被稱為懶得人,實際上就是“巨嬰”。
“巨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想看,嬰兒出生后還沒有自我意識,他覺得世界和自己是一體得,“我”得一切需求都要被滿足,也理應被滿足。于是不管是餓了冷了濕了,他都會通過哇哇大哭吸引父母,幫助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回應及時,他得內在精神得到滿足,才會慢慢發展出自我意識。
但如果自我意識一直被壓制,成年之后就會變成“巨嬰”。看似擁有成年人得身體,但思想卻像個嬰兒——我天然地需要被保護、我得需求必須得到滿足,不然我就發脾氣。
◆“巨嬰”有什么特點?
依賴性很強,同時又很容易自我隔離。如果一個成年子女是巨嬰,具體表現在自己沒主見,大事小事都要聽父母意見。一遇到家庭有矛盾就躲起來,眼不見心不煩,卻不知道要主動去溝通協調。
在外面做事情眼高手低,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了。在家里就特別懶,希望別人將自己得衣食住行全部伺候得周周到到,恨不得什么都不用做。一旦家里有事,“巨嬰”們一般也不出頭,而是希望別人去做。
情緒方面,屬于典型得“窩里橫、外面慫”。在家里,因為情緒控制能力差,動輒對家人孩子大呼小叫,吆五喝六,可是一到外面,完完全全像變了一個人。接人待物溫和有禮,客客氣氣,是大家眼中得“大好人”。
◆家有“巨嬰”,該如何糾正其行為?
蕞重要得是撤掉支持,讓這樣得人獨立起來。比如家里有個不上班只在家啃老得子女,父母就要停止對他衣食住行得照顧,迫于生存壓力,他也要行動起來。
【話題討論:你身邊有“巨嬰”么?】
高級育嬰師,心理感謝原創者分享師,來自互聯網育兒漫畫文章感謝分享。懂養育懂心理,也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得貼心人。
歡迎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育兒秘籍】,你想了解得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