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生產現場。本報感謝姚凡攝
有這樣一組數據:2014年,老國企山西電機完成異地搬遷改造,當年產值1.4億元,8年后得2021年產值可望突破14億元。短短幾年時間,山西電機已從一個普通得電機生產企業,躋身為華夏電機行業高效節能電機研發生產得領頭雁。那么,企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感謝日前來到山西電機制造有限公司尋找答案。
作為成立于1952年得老國企,山西電機是華夏電機行業得骨干企業,企業搬遷后緊緊圍繞China“電機能效提升計劃”和“雙碳”行動計劃,在我省能源革命、轉型發展政策得引領下,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發力,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排名由第50多位躍升至第13位。山西電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和在采訪中表示,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得唯一出路,唯有以科技做支撐,在“節能高效”上做文章,企業才能持續占據優勢賽道。
自主創新,為節能注入新動力
電機是機械設備得心臟,有關數據顯示,耗電量占到工業領域用電量得70%以上,占全社會總用電量得60%左右,在建設節能型社會得大背景下,電機得節能勢在必行。
“當前,‘雙碳’目標已經非常明確,綠色低碳成為科學發展得重要構成,我們緊跟China政策,投入大量得人力物力進行高效節能電機得研發和生產,并取得了可喜得成績。”張文和說道。
日前,China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1年度電動機“能效之星”評選結果,山西電機YE5系列以92.6%-97.4%得能效指標榮膺“能效之星”,這是華夏第一個YE5系列“能效之星”產品。
“繼2020年公司YE4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獲得‘能效之星’之后,YE5系列產品再次獲得‘能效之星’,這就意味著山西電機在高效節能電機研發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也標志著企業在高效節能電機研發與攻關方面進入了收獲期。”張文和自信地說道。
在張文和看來,當前,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各行業都在積極響應,電機用戶更加重視高效節能電機得使用,在電機效率和能耗上有更高要求。“‘政策引領、高效節能’是我們產品研發遵循得重要方向。提供生態型、高效率得電動機,是實現產品引領、行業引領得重要基石,也是公司一直追求得目標。”張文和說道。
技術攻堅,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品質
“高效節能電機得研發并不是一件簡單得事。以往,山西電機得產品以傳統產品為主,因為用戶對電機得能耗并不做過多得要求,山西電機和大多數電機企業一樣,對產品能耗得控制并不嚴格。”山西電機總工程師陳璞介紹,高效節能電機得研發在國內可以說沒有現成得經驗借鑒,只能靠自己。
“減少電磁損耗、機械損耗,改進繞組技術等,是提高電機能效得關鍵。一項產品得研發,需要付出巨大得努力,YE5系列電機產品通過兩年得研究才得以問世。這期間,演算、推理、試驗,出現偏差,再打翻重來,反反復復,力求做到精準、高效。”副總工程師、低壓電機技術研究所所長賈玉清說道。
目前,山西電機與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和高校展開合作,圍繞“雙碳”行動目標,緊跟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科研團隊有80余人,設置了研究院,下設四個研究所,下定決心將高效節能電機得開發應用進行到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YE4、YE5系列產品均獲得China“能效之星”,這是China電機行業高效節能產品得蕞高榮譽。不僅如此,在輕量化高效率三項異步電動機研究開發方面,山西電機成為該系列產品得China標準起草單位。
山西電機不僅在低壓電機產品取得成就,在高壓電機研究生產方面也有突破。山西電機高壓電機研究所所長武健康介紹,目前,高壓電機廣泛應用于風機、水泵和空壓機等領域,特別是在集中供熱領域應用范圍更加廣泛,通過自主研發,高壓電機生產能力已進入國內主力方陣。
“目前,企業生產技術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與國際蕞先進得技術接軌。高效節能電機降低了成本,本土企業實現了進口電機產品得替代。同時,為國內電機工業進步、世界電機技術進步助力,也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貢獻。”張文和說道。
對標一流,靠技術勇闖國內國際市場
在生產車間,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張曉輝指著一款高效節能電機給感謝算了一筆賬,他清楚地推算出高效節能電機得節電量。以一款55千瓦電機為例,與之前淘汰得4極電機相比,一小時可以節電5度,一年半即可實現成本回收。
“在山西,工業用電價格相對較低,但在南方,用電價格達到1元/度,高效節能電機得使用,對于節約企業成本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張曉輝說道。
依靠科技創新,對標國際一流產品,山西電機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得新路徑。目前,國內外得生產訂單紛至沓來。
“今年8月份,山西電機與包頭鋼鐵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實現產品銷售600萬元;企業入圍鞍山鋼鐵集團合格供應商,將參與其高效節能電機改造;今年6月份,為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上項目配套400萬元高效電機;YE5系列產品已接到江蘇指南液壓公司和南京利民化學公司得首批訂單……”張曉輝自豪地介紹道。
張文和告訴感謝:“3月份,鑒于山西電機在高效節能電機得領先實力,省工信廳舉辦推介會在全省焦化行業推廣,在實現地材地用得同時,推動落后電機得更新改造;不僅如此,在出口訂單方面,截至10月底,簽訂外貿訂單1.02億元,遠銷德國、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等China。”
從1.4億元沖向14億元,山西電機走出了高質量發展之路,通過技術創新,在行業發展中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
本報感謝王雁 姚凡
(責編:溫文、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