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四九鎮望崗村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將村內空置的老僑屋等改造成文化共創空間和民宿。圖為由碉樓改造成的特色民宿。本報記者 龐彩霞攝
破舊不堪的小學變身“四九書院”,閑置學校被活化為“藝術部落”,村內空置的老僑屋、舊洋樓改造成文化共創空間……這些構成了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江門故事”。
作為“中國第一僑鄉”,廣東江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3項世界級鄉村旅游品牌以及50多個國家級鄉村旅游品牌等。
目前,江門正在結合示范項目創建需求和鄉村旅游發展需求,打造市區鄉村風光帶。江門所轄的臺山市四九鎮就是其中亮點之一。
“‘文化+旅游’的四九書院,不僅成為僑鄉文化的交流平臺,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四九書院院長郭建琳說。四九書院位于四九鎮福臨村五邑第一高碉樓旁,由塘田學校舊校舍改建而成,除客房外,還配套有畫廊、圖書室、茶室、大講堂等。自開張以來已舉辦多場夏令營、文化沙龍等。未來書院的發展將繼續以文化活動為主導,更多地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僑鄉文化。
如今,四九書院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民宿,更是美麗鄉村的起點,帶動周邊村落自我改造和提升,成為塑造新農村建設的典范。
南村藝術部落前身是上南村華僑中學,項目占地約22畝,是四九鎮積極引進的一家藝術公司,活化閑置學校,打造藝術小鎮的一個示范點。南村藝術部落集創作、培訓、展覽等功能于一體,涵蓋文學、音樂、藝術等文化活動。建成開放后,每年吸引廣東省乃至國內眾多著名畫家蒞臨創作,舉辦多場畫展、研討會、報告會,藝術愛好者紛紛慕名前來,有力推動了僑鄉書畫文化的發展。
望崗村位于四九鎮東南面,毗鄰四九河,自然環境優美。近年來,望崗村積極響應美麗鄉村建設號召,大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投入200多萬元進行鄉村改造,還積極引進文創公司,在保留鄉村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將村內空置的老僑屋、舊洋樓改造成為文化共創空間。
目前,四九鎮正在打造“藝術小鎮”,計劃整合李凌故居、陳百強紀念館等資源,弘揚音樂文化,推動書畫、音樂等藝術融合發展。
2019年以來,江門以全市3個省級新農村示范片、五邑名村示范村、生態村、文明村等示范創建成果為基礎,結合村莊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一方面對標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創建標準,發動有條件的村莊在完成基礎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開展創建提升,打造更多的示范標桿;另一方面以全市已規劃的1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為重點,加強對線路中特色產業、僑鄉元素、紅色故事、田園風光、旅游景點等優勢資源的梳理,集中資源,強化線路節點打造,為美麗鄉村發展夯實基礎。
本報記者 龐彩霞 實習生 梁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