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何朝建在發言 林浩 攝
圖為何朝建在發言 林浩 攝
中新網南寧11月19日電 (感謝 林浩)“以前廣西優質產品申請國際化檢測認證,需要送樣到自治區外,等待3—4個月方可拿到證書;現只需把樣品送到華夏—東盟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滿足條件后,15天就可拿到。”廣西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何朝建19日說。
當天,廣西召開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何朝建介紹,近年來,廣西充分發揮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作用,累計幫扶340家企業得380款產品獲得香港高端品質認證證書,遠銷30多個China和地區,新增產品附加值近35億元人民幣,助推“廣西制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走向東盟和“一帶一路”。
何朝建說,廣西在華夏率先探索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建設,通過融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要素資源,面向企業、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服務,構建了“1+14+N”得廣西特色質量服務體系,形成了以自治區級平臺為引領、市級平臺為樞紐、縣級平臺為補充得質量服務網絡。
圖為會議現場 林浩 攝
與此同時,廣西把平臺建設納入服務“一帶一路”和部區合作重大建設項目,在華夏—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建設華夏—東盟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該平臺與市場監管總局直屬技術機構共建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產品質量、特種設備、物品編碼等6個東盟中心,為廣西9大產業集群和13條產業鏈提供了從原材料、中試、生產到成品得全鏈條“一站式”質量服務,幫扶包裝飲用水、茶葉、碳酸鈣等重要產業、企業提升質量。
其中,柳州建設螺螄粉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助力螺螄粉產業從5億元產值躍上百億級臺階。
此外,廣西實施國際化質量拓展服務,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通過與香港STC共建廣西—香港STC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建設國際互認檢測實驗室,實現7個領域92個項目參數得檢驗數據及結果互認,實現“一次檢測、一張證書、全球通行”。
何朝建表示,接下來,廣西將出臺企業質量提升得政策措施,選定一批重點產業,組建一批可能隊伍,引導“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針對企業質量短板和弱項,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企業生產流程和設備數字化改造,立志于“百年老店”持久經營與傳承,把產品和服務做精做細。
廣西還將舉辦華夏—東盟國際標準化論壇,開展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大力推進認證認可制度國際接軌,鼓勵企業參與制定國際產業合作得技術規則,助力產品和服務出口東盟,走向“一帶一路”China。(完)
近日: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