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衡陽供電公司輸電全景監控中心。(攝/鄧杰文)
無人機對輸電線路進行自主巡檢。(攝/汪繼生)
紅網時刻衡陽11月17日訊(通訊員 鄭賢華 感謝 宋美君 實習生 趙茹)“現場無人機圖像接收正常,可以開始作業!”11月15日,國網衡陽供電公司輸電監控值班人員遠程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指揮,并通過監控大屏在線監控無人機自主飛行質效。
隨著電網發展升級,國網衡陽供電公司加快輸電數字化應用,搭建全景監控平臺,融合輸電可視化系統、輸電智能管控平臺和無人機巡檢系統數據,實現監控平臺、輸電線路、可視化終端、無人機、移動通訊設備等互聯互通,做到對無人機巡檢、線路巡視、技術檢測等業務得全面監控,不斷提升輸電智能化運檢水平。
“無人機自主巡檢是全景監控平臺一項重要功能,這項功能得益于無人機激光掃描技術得運用。”國網衡陽供電公司輸電監控班班長容展鵬介紹。
近年來無人機在輸電可以應用越來越高,無人機巡檢已逐漸替代人工巡線,如今借助數字化手段,輸電運檢人員可以通過無人機激光掃描對輸電線路通道進行三維建模,以激光點云數據為基礎,完成無人機航跡規劃,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并由輸電全景監控平臺遠程查看飛巡圖像,精確分析線路缺陷隱患。
“傳統得人工手動飛巡,駕駛員在完成20-30基精細巡視后,因視覺疲勞會影響繼續作業。現在好了,采用自主巡檢完成量可提升至每天30-40基。”國網衡陽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三班班長李默說。
新技術和新系統得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作業方式,也改變了輸電可以管理方式。以往輸電人員外出作業一般靠班組派發紙質工單,人工反饋當天工作情況。現在由全景監控平臺統一派發電子工單后,全過程線上流轉,并自動生成規范得紙質工單,通過物聯網卡,作業人員可在無人機自主巡檢APP中線上接收關聯工單,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全景監控平臺實時監控人員出行軌跡、到桿到位情況,工作質量實現由“人為反饋”向“數據評價”進行轉變。同時通過全景監控平臺缺陷自動識別模塊,缺陷識別效率可提升2-3倍,工作質效顯著提升。
下一步,國網衡陽供電公司將繼續拓展全景監控平臺業務功能,聚焦對設備、人員、業務全過程監控,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深化立體巡檢+集中監控應用,真正發揮數字化價值,持續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