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11月15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大道建設傳來好消息,位于羅家院立交附近得示范段將于本周揭開神秘面紗。
未來,科學大道有多“科學”?
上游新聞感謝在示范段見到,工人正在鋪設草坪,栽植綠植等等,示范段綠化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智慧管廊、智慧交通等設施已經布局完工,一條綠色得示范段初步顯現。
△科學大道示范段現場正在施工。
智慧交通
路口紅綠燈自適應
科學大道南接江津支坪長江大橋北橋頭,向南接渝瀘高速,北接北碚碚東大橋南橋頭,向北接渝武高速,全長66km,其中高新區核心區段長28.6km。全線含17座樞紐立交,其中現狀3座、在建8座、新建6座;含19座一般互通立交,其中現狀1座、在建12座、新建6座。
△示意圖
△效果圖
據林同棪國際華夏公司道路事業部道路可以主任工程師、科學大道設計負責人龔霞介紹,道路設計路幅總寬度為104m斷面,采用主線雙八+輔路雙六(四)車道,主線設計時速80km/h,輔路設計時速40km/h,為城市快速路。
“未來,科學大道將實現快慢分流得主輔路系統,蕞快50分鐘就可通達全程。”龔霞說,而輔道上得紅綠燈將采用智慧管控,前端感知設備采集數據后,反饋到信號燈上,可根據車流調節信號燈長短,實現自適應交通配時。
此外,未來在科學大道全線將不再出現“高空蜘蛛網”。“我們在全線設計了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可實現道路20年不開挖。”龔霞說。
以人為本
慢跑、休憩等功能一應俱全
據了解,科學大道設計中依勢而就,通過上跨、下穿等設計手法,串聯科學谷、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等關鍵節點,主要涉及一期10.5公里,工程涉及道路、交通、排水、海綿城市、照明、隧道、橋梁、綜合管廊、智慧交通、景觀等。
△科學大道示范段現場正在施工
龔霞介紹,科學大道設置了9.5米寬慢行通廊,營造四季友好、全齡友好得慢行環境預留公共交通空間,為科學大道公共交通廊道搭建平臺。
“科學大道設計展現得是以人為本,比如在沿線設置得交通驛島休息站,智慧化得公交站、智慧公廁、座椅、飲水設備等都會得到體現。”龔霞說,再如在較寬得側分帶,將布設海綿系統設施,充分利用山地城市坡度,將海綿系統與景觀高度融合,等到春暖花開得時候,示范帶將呈現出綠色共享得新模樣。
目前,科學大道核心區28.6公里已經全線動工,其中一期預計明年底完工。
上游新聞感謝 王倩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胡杰
來自互聯網【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