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6日,國有五大銀行按照市值排名從高到低,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其中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總部都在北京,唯有交行總部在上海。交行雖為第五大國有銀行,但是凈利潤早已經被招行超越,而新上市的郵儲銀行凈利潤也有望超過交行。
五大行按照人均薪酬而言,2018年,交通銀行以人均大約33萬元排第一,其次是建設銀行,人均薪酬大約為30萬元,中國銀行人均薪酬大約為28萬元,工商銀行大約為27萬元,最少是農業銀行人均薪酬為26萬元。
可見五大行員工平均薪酬差距并不大,不像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銀行如招行、平安銀行等那樣有明顯差距。數據還顯示,國有五大行董事長薪酬和員工平均薪酬一樣,差距也不大。
2018年,時任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薪酬為67萬元,比2017年略增加4萬元。易會滿在2019年初離任工行董事長,現擔任證監會主席。2018年,時任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薪酬為69萬元,比2017年還少2萬元;陳四清則在2019年5月接班易會滿,出任工商銀行董事長。
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2018年薪酬為70萬元,比2017年增加4萬元。周慕冰2016年7月1日開始擔任農行董事長,出生于1957年的周慕冰已屆退休年齡,預計農行不久將迎來新任董事長。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2018年薪酬為71萬元,較2017年增加44萬元。這是因為,田國立從2017年10月9日開始擔任建行董事長,其在2017年滿打滿算只有三個月工資,加上可能的獎金,因此和2018年全年相比,薪酬要明顯少。田國立出生于1960年,今年也有60歲,建行或許將在不久也會迎來新董事長。
最后看交通銀行,2018年時任董事長彭純薪酬為72萬元,比2017年增加4萬元。彭純2019年4月9日卸任交行董事長,現擔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投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國有四大行第一大股東。
可見,五大行董事長薪酬最高為交行,2018年為72萬元,最低為工行,67萬元;農行70萬元,建行71萬元,中行69萬元,差別不過在1-2萬元之間。國有大行,顧名思義就是中央國有金融企業,其薪酬自然不會完成按照市場會來制定。
如果和市場化程度高的城市商業銀行和全國大型股份制銀行相比,董事長薪酬動輒數百萬,差距還是比較大。2018年,平安銀行董事長以932萬元薪酬,領銜所有上市銀行董事長薪酬榜,其次是民生銀行董事長,也有712萬元,薪酬超過百萬元共有14位,超過75萬有25位,最低是成都銀行,但年薪酬為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