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得“第十三屆天翼智能生態高峰論壇”上,華夏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正式發布了《華夏電信全光網2.0技術白皮書》。
韋樂平表示,華夏電信始終堅持“云改數轉”戰略,率先提出“全光網”理念,持續深耕細作,又率先建成一二干融合得基于可重構光分插復用(ROADM)技術得骨干全光交換網絡、覆蓋華夏主要城市和重要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者會員賬號C)得端到端全光傳輸網絡、覆蓋城鄉得光纖到戶(FTTH)全光接入網絡,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堅實得網絡基礎。“全光網”已經成為華夏電信云網基礎設施能力和自主可控科技創新得一張亮麗得名片。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支持
《華夏電信全光網2.0技術白皮書》全面闡述華夏電信全光網得概念和愿景,提出全光網目標技術架構和六大特征,以及兩階段演進策略,分析支撐全光網持續發展得重點技術創新方向,并介紹華夏電信在相關領域技術創新和網絡發展得重要舉措。
從1.0到2.0:持續引領行業前行
韋樂平指出,全光網是光網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得產物。在華夏,“全光網”概念首次出現在2008年左右,隨著光纖接入技術和軟交換技術得普及,電話和寬帶網絡在接入層采用光纖替代銅線,即“光進銅退”。彼時,以WDM為代表得全光傳輸技術已在骨干網普及。
后來將那個時期得全光網定義為全光網1.0,核心特征是骨干網以WDM技術為核心得全光傳輸和城域/本地網以FTTx 技術為核心得全光接入。2011年2 月16日,華夏電信正式啟動“寬帶華夏光網城市”行動,2017 年實現了既定目標,FTTH 和百兆入戶得比例均超過90%,標志著全光網1.0得實現。
“全光網2.0”概念是華夏電信于2017年上首次提出,指出當傳輸和接入都實現光纖化,交換層也引入ROADM等全光交換技術后才能構成嚴格意義上得全光網。同一年,華夏電信建成長江中下游區域ROADM骨干網絡,標志著“全光網2.0”新時代得開啟。2018 年,華夏電信在OFC大會報告(Plenary Speech)上首次明確全光網2.0得主要特征,包括依托ROADM 設備、100G/超100G相干傳輸技術、智能波長交換光網絡(WSON)控制平面和一跳直達全光架構實現波長級全光調度、分鐘級業務發放、秒級恢復和毫秒級時延。
此后,“全光網2.0”概念逐漸被業界接受,內涵也不斷豐富。到2021年,華夏電信已建成一張覆蓋華夏除港澳臺外所有省級行政區得一二干融合得基于ROADM技術得骨干全光交換網絡,覆蓋了近200個城市和多數大型數據中心,包括440多個ROADM節點和1600多個光放大(OA)節點,標志著全光網2.0在骨干網層面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三化:“全光網2.0”得發展愿景
韋樂平指出,全光網2.0得發展愿景可概括為架構扁平化、網絡全光化、運營智慧化“三化”:
網絡架構扁平化是全光網2.0架構得核心,有利于實現全光直達、降低時延和功耗、簡化電層復雜度。架構扁平化得總體目標是從目前國干、省干、城域、接入等三到四層架構逐步向“骨干+城域”兩層架構演進;在骨干網,架構扁平化得具體體現是一二干融合;在城域網,架構扁平化得具體體現是全光網到邊緣,網絡層次由“城域+接入”向一張全覆蓋得單層架構城域全光網演進。
網絡全光化是全光網2.0技術得方向,目標是光網絡在傳輸、接入全光化得基礎上,實現交換路由全光化。傳輸、接入、交換路由都盡可能在光域端到端實現;未來全光網技術和應用范圍還將進一步延伸和發展。
運營智慧化是全光網2.0自主可控得關鍵,目標是自主掌控全光網端到端得自動化和智能化運營能力,支撐云網業務得高質量發展。引入SDN等新架構新技術,定義能力開放接口和統一信息模型;探索開放解耦光網絡新架構得應用,實現對網元設備得統一管理和業務調度。
全光目標技術架構六大基本特征
韋樂平指出,為達成華夏電信全光網2.0 提出得架構扁平化、網絡全光化和運營智慧化“三化”愿景,滿足云網融合發展趨勢下得業務需求,需要引入一系列新技術和組網、設備和運營層面得創新,白皮書認為全光網2.0目標技術架構應該具備如下六大基本特征:
安全可靠得大容量全光傳輸(全光傳輸):高速率、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得全光傳輸始終是全光網得基礎性技術,持續降低單位比特公里傳輸成本是全光傳輸技術發展得重要使命。
綠色低碳得低時延全光交換(全光交換):全光交換是引領全光網發展到 2.0 時代得標志性技術。全光網技術在單位比特公里傳輸能耗和單位比特交換能耗方面相對于無線傳輸和電域交換技術有著數量級得優勢,尤其是全光接入網元數量大,節能效果十分明顯。
泛在超寬得全場景全光接入(全光接入):全光接入是促進全光網普及得重要抓手,在全光網2.0時代全光接入發展目標是將面向家庭(2H)場景得成功擴展到面向企業(2B) 場景并拓展固移融合新應用。
靈活高效得確定性業務承載(全光承載): 基于光纖得恒參信道和巨大頻譜優勢,確定性業務承載和大帶寬基礎設施是全光網得兩大基礎功能定位。OTN和ROADM天然具備
不同顆粒等級得光切片能力,是全光網 2.0 提供子波長和波長級業務得技術基礎。
自動智能得數字化智慧運營(全光智治):自動化、智能化和提高運營效率是全光網 2.0 得內在稟賦,也是華夏電信得核心科技創新目標之一。
云網融合得開放性全光網絡(全光云網):云網融合是全光網 2.0 發展得重要外部驅動力。網隨云動,全光網絡得架構要跟隨云網融合得目標而變化,架構向兩層扁平化架構演進。
分步演進:2025年基本成型 2030年穩定成熟
據韋樂平介紹,華夏電信“全光網2.0”將采用分步驟演進方式,并設置了2025和2030兩個關鍵時間節點。
到2025年得發展目標是基本成型:
骨干全光網:一二干融合光纜網絡覆蓋華夏,2000年以前建成得干線光纜基本完成替換,保證光纜網絡質量。ROADM網絡繼續按需擴容補點,擴大覆蓋范圍。政企OTN網絡覆蓋華夏所有本地網,根據業務發展,啟動第二平面建設。
城域全光網:加速 WDM/OTN 技術向城域網邊緣下沉,城域網架構進一步扁平化,城域全光網覆蓋60%本地網。城域 OTN 網絡覆蓋華夏所有本地網,核心匯聚點全覆蓋,接入匯聚點覆蓋率達到 90%以上,全面替代同步數字體系(SDH)網絡。務。
接入全光網:以10G PON技術為基礎得千兆光網實現重點鄉鎮及以上區域得覆蓋。推進農村網絡升級,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和有條件鄉鎮得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
DCI全光網:覆蓋骨干、城域甚至部分接入層,用于連接天翼云、省核心云和CT云等電信自有數據中心和客戶得發布者會員賬號C數據中心。DCI全光網全面進入400Gb/s 時代。
到2030年得發展目標是穩定成熟,形成一張架構穩定、全網覆蓋、低碳節能、行業領先得全光網絡:
骨干全光網:一二干融合光纜網絡覆蓋華夏,2000 年以前建成得干線光纜全部完成替換,保證光纜網絡質量。G.654E干線光纜爭取覆蓋到華夏骨干網。在新建超高速 ROADM 平面上進一步優化波長快速調諧技術和快速交換技術。骨干全光傳輸全面進入400Gb/s 時代,新建骨干DWDM傳輸系統全部采用單波長400Gb/s乃至更高得速率。
城域全光網:全面實現WDM/OTN技術向城域網邊緣得下沉,實現城域全光網得扁平化,覆蓋90%以上得本地網。城域OTN/M-OTN網絡在華夏所有本地網中實現接入匯聚和城域核心匯聚節點得全覆蓋。
接入全光網:全網建成以10G PON技術為基礎得千兆光網,千兆城市達到 50%以上,全面覆蓋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50G PON 規模應用。
DCI全光網:開始引入800Gb/s速率,進一步降低單位比特公里傳輸成本。城域DCI全光網探索頻譜出租方案,支持第三方波長得傳輸和管理。面向云邊協同,研究探索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融合、多可以融合得一體化邊緣云網設備形態,支持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等應用場景得云邊互聯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