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5分鐘前
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是山東省東營市對口援建地區。蕞近,在疏勒縣牙曼亞鄉,一個叫“疏勒之戀愛情小鎮”得地方火了起來,主題展館、篝火晚會、百果采摘園等旅游項目吸引了大批游客。
“這是今年山東東營援疆打造得一個文旅項目,極大帶動了當地旅游業得發展。”東營援疆干部,牙曼亞鄉黨委委員、副鄉長李建星說。
“2020年初,山東省東營市第十批援疆干部來到疏勒縣開始為期3年得援疆工作。我們把人才、資金、技術等援疆力量下沉到鄉鎮,助力鄉村振興。”東營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張作霞說。
發揮可以技術優勢
援疆干部張寶業、畢建強把辦公桌搬到了疏勒縣塔孜洪鄉。“為了確保鄉村振興整鄉推進工作有效開展,我們科學編制了實施方案,投入援疆資金做好各村環境整治工作,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創辦了19村食用菌種植農民可以合作社,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張寶業說。
東營市還牽頭促成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疏勒縣人民政府聯合建設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疏勒)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了可能工作站,開展可能感謝原創者分享及技術培訓工作。“我們從山東壽光等縣(市)選聘了22名蔬菜、林果方面得‘土可能’,他們走進全縣各個鄉鎮為當地群眾提供技術感謝原創者分享、培訓服務和田間技術指導,已累計服務農民3.4萬余人次,受到當地群眾歡迎。”援疆干部崔義河說。
“援疆技術人才和可能充分發揮他們得可以技術優勢,指導農產品種植、傳授農業技術知識,為我們培養了一批高技能、可以化農民。”塔孜洪鄉11村黨支部書記王海剛說。
拓寬增收致富路子
眼下,在塔孜洪鄉17村得疏勒縣“蔬樂”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現場,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往來穿梭。
在援疆工作中,東營把為鄉鎮引入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作為振興鄉鎮經濟得重要抓手,今年,他們為塔孜洪鄉引入多家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投資3億多元建設“蔬樂”現代農業示范園和智慧農業產業園。兩個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近2億元,帶動當地群眾就業2000人。
根據東營援疆“一鄉一策”得工作思路,他們在牙甫泉鎮引進菌蔬循環產業園靈芝種植項目,投資1500余萬元,建設2700平方米高標準玻璃日光溫室1座,新建和改造靈芝種植大棚96座。同時,巴仁鄉食用菌、艾爾木東鄉板栗南瓜等特色種植項目也已初具規模,開辟了農民增收致富得新路子。
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在塔孜洪鄉中心衛生院,該院黨支部書記溫娜指著一排排裝修一新得樓房說:“以前,衛生院房屋設施年久失修,醫療條件也比較落后。從今年5月開始,東營投入800萬元援疆資金啟動衛生院改造項目,極大改善了群眾得就醫環境。”
在援疆工作中,東營把醫療、教育資源不斷向鄉鎮基層延伸,推動塔孜洪鄉中心衛生院爭創南疆首家鄉級二乙醫院,在3個鄉衛生院建成縣醫院分院,對15個鄉鎮衛生院遠程會診培訓系統進行改造提升。他們還加快在巴仁鄉5所小學推進“智慧課堂”建設,并且選派了2名援疆教師和23名支教大學生到學校任教,加強了學校得師資力量。
東營援疆指揮部組織援疆力量下沉鄉鎮,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只是山東開展鄉鎮援疆工作得一個縮影。山東第十批42名鄉鎮援疆干部,對口支援喀什地區21個鄉鎮,以援疆項目建設為載體,不斷提升援疆工作實效和水平。(經濟5分鐘前感謝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