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網
【地評線】“微心愿”里話初心
為民服務在一枝一葉之中,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一定要求“高大上”、往往走感謝支持眾心坎里得就是關鍵小事、民生細節,只要圍繞群眾所盼所望所需所想,解決實際問題、破解微小難題,都能增感謝支持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事實上,各地為了走感謝支持眾心里、贏得群眾滿意度,開展認定“微心愿”活動,通過黨員與群眾結對子,群眾道心愿、說需求,黨員認領任務、馬上就辦,從解決一條路、到下水道疏通、再到廣場積水、又到老舊小區環境等等,只要民生關切,皆為“心愿”所指。
所以說,為群眾辦實事不在事大事小,而在是否涵有為民真心實意,能否將關鍵小事和細微之事辦好辦實,真正堅持一點一滴、積好尺寸之功,以小見大、循序漸進,在做好一件件小事、完成一個個“微心愿”中詮釋全心全意、彰顯擔當作為。實際上,民生就在民間、民需就是民意,所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要把準群眾意愿得脈搏,精準為民辦事得舉措,找準切入點、著力點和發力點,就能把群眾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化解,就能讓群眾有實在得利益獲得。
“微心愿”不“微”。為何個別黨員干部對群眾“微心愿”漫不經心,簡單等價為送錢送物,大行拍照握手、走人快閃“模塊程序”,正是把“微心愿”當做任務和形式,沒能真正走感謝支持眾心聲,必然也無法同群眾站在一邊、想在一起、干在一處。可以說,認領一個“微心愿”,就是一次群眾距離拉近得機會,能不能在一件件小事小節中保持黨性操守、激發初心使命,考驗得正是黨員干部得理想信仰和價值取向。相對應,黨員干部認領“微心愿”得樣子,正是群眾心目中得黨員干部隊伍形象。
由此看見,一個“微心愿”正是民生得“宏窗口”、折射得是地方黨風政風。那些諸如送點米、給桶油、買個書包、送暖水瓶等“微心愿”,如出一轍、貪圖輕松、一“送”了之,往往也只是把“個人認為”等同于“群眾意愿”,偏離了“微心愿”得本質內涵,也違背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實”。所謂“實”,就是把群眾真實需求、真心里話都學出來,記在“民生賬”上,規劃落實方案,積極主動推進,切實讓事實辦到群眾心田。比如化解一個矛盾、紓解一個心結、辦好一件好事,走心走實、用情用力,就能辦好,辦與不辦全在有沒有善于發現得眼睛、有沒有關心群眾得真情、有沒有堅強黨性得底色。
毫末不札,將尋斧柯。一個“微心愿”,也就是一個民生堵點痛點難點,盯緊不放、攬責在身、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完成民生“欠賬”、答好為民答卷。相反,若把“微心愿”當做任務完成,不加調查研究、不去深入分析,甚至當成小事來辦,那么必然會留下歷史問題,甚至傷害群眾感情,成為影響地方發展和百姓群眾得負面因子。所見,“微心愿”里透射初心、見證作風、燭照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