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生態系統、綠道慢行系統……昌平今年繼續固底生態
2020年昌平將建設完成47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態系統及42公里的綠道慢行系統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月6日,北京市昌平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區長王合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0年昌平將建設完成47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態系統及42公里的綠道慢行系統等。
“上風上水的生態本底”一直是昌平區的顯著特色。王合生在工作報告中介紹,2019年,昌平區全年實施造林綠化2.3萬畝,建成京禮高速沿線萬畝綠色通道,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陽坊八口公園、小湯山官牛坊公園竣工開園,利用騰退空間留白增綠206公頃,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4處,同時編制了回天地區、沙河高教園慢行系統規劃,年內已實現建成投用10.7公里。?
2020年,昌平區將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造林綠化工程1.8萬畝,留白增綠和戰略留白臨時綠化404公頃,打造山水相連、林城相依、藍綠交織的人居環境。?
同時,圍繞未來科學城生態綠心和北中軸通風廊道建設,將推動綠色空間集中布局。
比如,TBD城市休閑公園、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一批重要節點項目將于年內建成開放,形成聯網成片、總面積47平方公里的大尺度、高品質城市生態系統;同步完成十三陵水庫—奧森北園綠道建設,串聯各大生態節點,形成貫通南北、總長42公里的綠道慢行系統。
此外,加大騰退還綠力度,確保每個鎮街建成1-2處大型公園綠地,繼續織補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持續抓好京津風沙源治理,推動綠化造林更多向山區、半山區傾斜,進一步筑牢山區綠屏,促進興綠富民。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樊一婧 校對?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