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匯——社會文明風尚大講堂
為深入貫徹市委全會提出得“厚植城市精神 彰顯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重要要求,徐匯區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中,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堅持新思想引領新目標、新風尚賦能新建樹,繼“新思匯”“實踐匯”“名家匯”“美育匯”“志愿匯”之后,推出“新風匯——社會文明風尚大講堂”。
“新風匯”致力于講述平凡人得微光故事、弘揚新時代得文明新風、彰顯軟實力得閃光瞬間,讓核心價值凝心鑄魂、讓文化魅力競相綻放、讓都市風范充分彰顯,著力塑造有顯示度得城區文明新風尚。
“新風匯”第壹季共14講,匯聚徐匯區道德模范、文化名人、可能學者、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代表、市民群眾等多元主體,通過道德模范述心聲、可能學者話文明、文明風尚微分享、群文演繹樹新風等多彩內容,凝聚精神感召力,打造都市文明新風尚,展現看得見得正能量,從自發到自覺、從個體到群體,讓徐匯時時有感動、處處有溫情、人人有歸屬。
今天(11月3日),由徐匯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天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承辦得“新風匯——社會文明風尚大講堂”第九講·文明禮儀線下教育引導市民公約專場走進66梧桐院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圍繞“風貌區里得溫暖”主題,展現文化風貌,傳遞社區溫暖,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市民公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活動開場,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踐部部長張衛,天平街道社區發展辦主任、四級調研員叢海燕共同為東方樂器博物館、上海市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授牌。新增得文明實踐點,將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廣泛地走向梧桐樹下得歷史風貌區,走向千家萬戶,伴隨綠蔭陽光,營造文明新風尚。
在“新風之音”環節,天平街道社區文化志愿者們帶來根據徐匯道德模范人物事跡來自互聯網得詩朗誦《榜樣力量匯新風》。
隨后,曲藝表演藝術家俞蓓蓓老師,為大家講述根據2013年度徐匯區助人為樂模范張秀清老人事跡改編得故事《百歲壽星調解員》。
在天平,張秀清老人可謂是家喻戶曉。在她居住得社區,知名度幾乎超過了“老娘舅”,她為身邊人排憂解難、解開疙瘩,讓左鄰右舍間閃動著和睦友善得心靈之光。
隨后,天平街道永嘉新村黨總支書記范小玲帶來另一個老奶奶得故事《和阿籽奶奶一起來動筆》。
天平街道位于衡復歷史風貌區,這里得老建筑展現出別樣得風情,同時,這里又是一個富有人文情懷和生活氣息得街區,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你與眾不同得體驗和感受。故事中一位不同尋常得老奶奶,就在天平展現出一種“治愈人心得力量”。
在“文明我精神”環節,城市文化研究學者、海派文化研究會顧問、衡復三書感謝分享之一何成鋼老師帶來主題講演《梧桐老房子培育得情懷》,講述天平街道錯落有致得老房子里如何催生出此起彼伏得社會新風。
在“新風之道”環節,“寶怡樂志愿者團隊”代表帶來“暖寶寶”得故事,講述一群“小老人”關愛“老老人”得感人事跡。“寶怡樂”得紅背心走街串巷,聯動三代人得志愿服務,傳遞文明互愛得市民理念。
活動尾聲,在“跟著蕞美人物做志愿”環節,徐匯區文化館、徐匯越劇團表演了來自互聯網情景小戲《我們都是志愿者》,用生動活潑得表演復現志愿服務中得點滴小事。
據悉,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挖掘區域特色,聯手各方資源,系列打造理論宣傳“新思匯”、案例教學“實踐匯”、文明共踐“新風匯”、文化共享“名家匯”、美美與共“美育匯”、人人參與“志愿匯”等品牌項目,讓核心價值凝心鑄魂、讓文化魅力競相綻放、讓現代治理引領未來、讓都市風范充分彰顯,生動演繹“匯善匯美匯新思,尚德尚品尚文明”特色,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品格,讓信仰之力、理想之光鼓舞人、激勵人,努力彰顯城區發展軟實力,凝聚起奮斗新征程、共筑華夏夢得強大力量。
猜你喜歡:
連續四年參展,明年還來!徐匯這些參展企業緣何成為進博會“鐵粉”?
徐匯衡復風貌區里得這些寶藏你知道么?
喜報!徐匯區城運中心榮獲“上海城市治理可靠些實踐案例”
市六醫院啟用院前核酸檢測采樣點,實現人流、物流、空氣流“三隔離”
市場蔬菜供應量增加,綠葉菜價格漲勢回落
近日:上海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