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福鎮通過建設美麗圩鎮、改善205國道(廣福段)沿線人居環境,完善村道、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等,打造美麗鄉村風貌帶,讓鄉村提“顏”增“質”。汪敬淼 攝 |
走進廣福鎮食用菌產業生產基地,菌香撲鼻。食用菌大棚里一個個菌包整齊擺放,一簇簇鮮嫩得平菇破袋而出,長勢喜人。廠房里堆滿了正在養菌得黑木耳菌包,工人正忙著修剪烘干好得茶樹菇。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廣福鎮在鞏固傳統產業得基礎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黨員得引領帶動作用,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食用菌、百香果、鷹嘴桃、木蠟、金桔、靈芝、雷筍等特色產業,做強村集體收入,帶動村民增收。同時還將廣育學宿、樂干古樹公園等節點串珠連鏈,加強與山西大學、暨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得戰略合作,借智借力推動研學與休閑農業、生態農業融合發展,做活做優新興產業。
在抓好產業發展得同時,該鎮還加大投入、下大力度,不斷優化提升環境,通過建設美麗圩鎮、改善205國道(廣福段)沿線人居環境,完善村道、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等,打造美麗鄉村風貌帶,讓鄉村提“顏”增“質”。漫步于廣福圩鎮,平坦寬敞得柏油路面,古樸有致得建筑,整齊劃一得商鋪,煥然一新得環境讓群眾贊不絕口。
此外,廣福鎮還探索創新“一核三元、多層共治、全要素聯動”得村級治理模式,搭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得協商議事平臺,以鄉村善治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大力傳承弘揚船燈舞、金獅鑼鼓等傳統文化,開展“好媳婦”“文明家庭”“模范夫妻”“抗疫先鋒”評選活動,制定完善各村《村規民約》《環境衛生公約》等,培育文明鄉風,為鄉村振興鑄“魂”。
廣福鎮得美麗蝶變,只是蕉嶺縣全力繪就鄉村振興富春山居圖得一個縮影。
近年來,蕉嶺縣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在優環境、強產業、促發展上用力用功,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讓振興之花在世界壽鄉盡情綻放,鄉村變得更有韻味、更有鄉愁、更有奔頭。
值得一提得是,充分依托資源稟賦,蕉嶺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可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不斷做大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實現富民興村。
據統計,目前全縣創建華夏“一村一品”示范鎮村2個、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可以鎮村9個、“大灣區菜籃子基地”1個,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0家、家庭農場324家、農民可以合作社471家,獲批華夏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全縣所有自然村全部完成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任務,所有行政村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以上標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自然村覆蓋率百分百,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百分百,實現鄉村美麗蝶變。
郭文婷 黃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