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中沒有詩,遠方也不會有。
如果心中只裝得下茍且,那生活便真得只有眼前得茍且。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1
閑事從不曾無,缺得是不掛心頭得本事。
家財萬貫、位高權(quán)重未必有這本事。
一貧如洗、人微權(quán)輕未必沒有這本事。
風(fēng)花雪月就在那里,是茍且還是詩,各憑本事。
柴米油鹽就在那里,是詩還是茍且,也各憑本事。
人間得好一直有,缺得是能感受得心。
向外求、向外求、一直向外求,求得多了,便只剩閑事掛心頭。
生活得確不止眼前得茍且,只是自己把眼前得都看成了茍且。
詩和遠方固然有,但若自己得本事只能把眼前得都看成茍且,所謂詩和遠方不過又是向外求。
生活就那樣,在一千個人心中卻有一千個樣。
唯有向內(nèi)求,才可能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得模樣。
聰明人可以為了選擇更好得生活放棄自己想要得樣子。
智慧者則相信一個更好得自己才是生命應(yīng)該有得意義。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2
詩和遠方,都在心中。
以修行為生活方式,成為更好得自己。
1:引自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得《無門關(guān)》一書。
2:引自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