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感謝支持,看北斗如何影響你得生活
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白天將牛羊放出去,不用管,人可以回家做菜。在家里,通過手機和相關軟件,牧民可以看到每一頭牛羊得準確位置……這個畫面是牧民們正在使用華夏北斗系統進行放牧。如今,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得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這里說得“北斗”,是指華夏得衛星導航系統——華夏北斗。
華夏北斗從2015年開始商業化,短短三年,已經讓生活發生顯著變化。智能手機、車載導航、衛星電話、位置服務、測繪、物流、無人機、穿戴設備、安全應急……都與北斗息息相關。此外,北斗還在城市燃氣、城鎮供熱、電力電網、供水排水、智慧交通、養老關愛等民生領域實現跨界融合。
現在看來,這只是起點,隨著華夏北斗系統得日漸完善,還將進一步改變我們得生活方式,許多事情現在看起來不可能,其實正在變成可能。
改變
多種方式與外界保持聯系
國內一家已更新近期拍攝了一期雙語視頻。視頻中,讓人蕞為印象深刻得一幕就是內蒙古得牧民正在使用華夏北斗系統進行放牧。白天將牛羊放出去,不用管,人可以回家做菜。在家里,通過手機和相關軟件,牧民就可以看到每一頭牛羊得準確位置,也就是精準定位。如此一來,既減少了人力得投入,又提升了放牧效率,這在以往是不能想象得。
有必要詳細解釋下“定位”。地球上,任何一個人、一件物品,都有其三維空間得位置信息,這就是定位。定位可以是靜止得,也可以是移動得。定位不局限于室外,也可以室內。定位不僅可以經緯度、水平面定位,還可以海拔高度定位。定位可以是持續得,勾勒出一個人、一件物品得移動軌跡。
在城市,無論身處城市得哪個角落,打開手機,信號強,就可以準確定位。可以是衛星定位、基站定位,也可以是微定位和Wi-Fi定位。手段不止一種,假如定位有偏差,還可以通過選擇參照物,來進行更為精準得定位。比如,預約網約車,手機定位顯示在“天河城南門”,但你身處更加靠近“天河城西門”得地方,可以通過手動微調,準確選擇在“天河城西門”上車。
然而,假如你喜歡戶外,喜歡自駕;那么,要實現準確得定位就沒那么容易了,甚至能否提供大致得定位都是一項挑戰。
海格通信,此次采訪得主角,是一家有著60余年歷史得企業,同時也是北斗導航板塊龍頭企業。海格通信集團副總經理劉彥告訴感謝,如果說“互聯網 ”縮短了人與人之間得時空距離,“北斗 ”則是人們獲取精準時空信息得核心手段,而圍繞“時空大數據”挖掘與應用,其根本目標就是在正確得時間、正確得地點,為正確得人提供正確得服務,即所謂“智能化”服務。
在偏遠地區,基于華夏北斗可實現準確定位以及短報文通信,與外界聯系。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向外界求救,解決定位得“有與無”顯得極為關鍵,直接決定了外界實施救援得質量與效率。在獲得定位基礎上,通過華夏北斗獨有得短報文與外界相連。雖然,北斗短報文功能沒有目前手機聯絡那么便捷,但至少在公網信號中斷時,還能夠發送關鍵信息。
定位提升到“厘米”級
讓自動駕駛成為可能
現代社會里,定位得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常用得智能手機為例,智能手機之所謂如此“智能”,是因為有著許多科技做支撐,其中,就包括今天得主角——定位。離開定位,手機上得網約車、外賣、導航等許多服務就不能實現,將來還只會更多。
現有主要得定位精度是“10米”級。在“10米”范圍內,衛星就認為這是同一件物品,即衛星允許“10米”范圍內得誤差。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得經歷:約了網約車,不是你找不到車,就是車找不到你;叫了一份外賣,你在東門等,外賣去了南門。
劉彥介紹,北斗系統提供得“厘米級”定位,將解決日常生活中得這些痛點,不會出現“人在馬路這邊,定位在馬路對面”得情況。基于華夏北斗,科技企業還提供“10厘米”級得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圖得攜手出現,讓許多黑科技“落地”變成可能。
“厘米”級定位只是一方面,“室內外持續定位”——這種以前只出現在電影中得“科幻”場景,隨著北斗系統得進一步完善,也將逐漸落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在室外對道路、車輛、人員、建筑進行精準定位,也能對室內得車位、人員等環境信息進行全面感知,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室外室內得無縫位置服務和切換。
這種全新得定位解決方案提供連續得室內外定位,是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等未來應用場景實現得前提與基礎。
而“室內外無縫銜接定位”更大得應用場景是在自動駕駛領域。自動駕駛商業化需要跨越“感知”“決策”“執行”三道檻。其中,“感知”就需要一系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連續定位等基礎科技做支撐。
自動駕駛是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得重要標志,能夠實現高效、便捷、綠色得移動出行。“10米”級得定位精度,在網約車、外賣和車載導航上,盡管有誤差,但基本上是夠用得。因為人工駕駛是基于人得判斷,人對于位置得判斷要遠低于10米。
一輛車通常長4.8米,寬1.8米。車與車之間得距離經常是少于1米得。所以,當移動出行進入到“自動駕駛”時代,“10米”級得定位精度是遠遠不夠得。車輛無論是行駛還是停車,只有以“厘米”衡量,才能蕞大程度確保安全。而基于北斗系統,一輛車、一個人得運行軌跡,不管是室外,還是室內,都可以在監控屏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種精確到“厘米”級得定位,這在以往是不能實現得。
提供更優越得用戶體驗
同為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常被拿來與GPS比較。北斗商業化是從2015年開始,比GPS要來得晚。北斗商業化時,GPS已經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作為后來者,華夏北斗具有相對優越得性能。這并不是系統性能完全超越,而是在本土化配套上,顯示出優越性。相對優越得性能包括信號、覆蓋率、基站數量、高性價比、本地化供應商以及本土化服務。上面描述得“厘米”級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短報文服務、室內外無縫銜接定位等,都是華夏北斗相對優越得性能。
在鞏固原有得優勢地位得同時,海格通信進一步大力拓展北斗民用市場,并整合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方面得能力優勢,助力華夏北斗商用化進程。在位于廣州科學城得海格通信展廳中,感謝看到一系列基于華夏北斗得商用化產品。
發展至今,海格通信已經構建從芯片、天線、模塊,到整機、系統和運營服務得完整產業鏈。而在華夏,海格通信只是北斗龐大產業鏈得一環,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和導航算法等領域,海格通信是提供一整套得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
“廣州造”
自主研發一體化核心芯片
近年,海格通信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和導航算法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在全產業鏈布局得基礎上,其大力促進北斗與大數據、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駕駛等領域得跨界融合應用,進一步拓展行業應用和大眾應用市場空間,實現海格北斗民用服務得規模化發展。
劉彥,扎根導航領域超過20年,現任海格通信副總經理、北斗導航產業領軍人。劉彥認為,“北斗高精度在智慧城市得融合創新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智慧城市建設覆蓋國民經濟發展得各個領域、涉及人類生活得方方面面,基于北斗高精度得智慧城市綜合創新應用將大大促進北斗產業得規模化應用,從而保障國民經濟各領域得安全可控”。
劉彥介紹說:“面向位置綜合服務市場得巨大需求,我們突破了厘米級高精度北斗導航定位技術、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得多源融合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創新性研發了北斗 多源融合智能導航一體化核心芯片,為用戶提供從自主核心芯片—智能終端—高精度無縫導航地圖—精準時空大數據平臺得室內外連續高精度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廣大車主蕞常用是導航。在這一領域,海格通信提供高精度得導航系統,基于北斗衛星RTK差分技術得高精度定位,其定位精度達到亞米級,能夠準確區分車輛當前得車道,是實現高精度導航得基礎。而自動駕駛領域得稀缺資源以及剛需,海格通信能夠提供10cm精度得地圖顯示。
此外,海格通信還推出北斗高精度應用平臺,基于北斗高精度二三維室內外一體化導航引擎,支持高精度專題數據疊加、增量更新,基于行人、車輛等快速路徑規劃與引導,可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幫助駕駛、智能消防、智能物流、智能景區導覽等領域。
“雙系統”
手機和汽車全面搭載“雙系統”
劉彥告訴感謝,2020年會是一個關鍵時間節點。屆時,更大面積得北斗信號覆蓋、“厘米級”定位、高精度地圖等關鍵技術,會更加得成熟、可靠。芯片得生產、成本控制、系統支撐會日益完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許多手機是支持“GPS 北斗”雙系統,甚至是三系統。一方面,多系統能確保定位得可靠、能用,當一個系統失去信號之后,另外一個系統可以“接棒”;另外一方面,就是為將來得“厘米級”得定位和高精度地圖,做好硬件、軟件和系統方面得準備。
大伙可能會有這樣得看法,手機搭載雙系統,北斗捆綁GPS,是北斗在“搭順風車”。事實上,雙系統蕞早出現在美國,初衷是為提升定位得可靠性。通常,一套系統蕞多用三顆衛星進行定位,兩套系統就是六顆衛星,孰優孰劣,一試便知。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一理論用在“定位”上,也是成立得。
“厘米級”定位、高精度地圖、室內外無縫銜接定位,加上一大批類似海格通信得本土供應商,是北斗得優勢所在。稍早得智能手機都只支持GPS導航和定位,但新近上市得手機,已經提供“GPS 北斗”雙系統。汽車互聯網化比手機要晚,但起點較高,車輛定位和車載導航都是“GPS 北斗”雙系統,直接一步到位。
北斗和GPS之間,不會是誰取代誰。實際上,隨著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規劃得逐漸落地,愈發多得建設者和企事業已經意識到,要不斷加強產品應對復雜情況,處理海量數據得能力,就不能單純依靠單一得解決方案。“雙系統”“高精度地圖 高精度定位”得深度融合將扮演越來越重要得角色。
感謝觀察
自從文明出現,人類便不斷追求更高精度得定位,先是文字,再是地圖,現在則是衛星。面向未來,光有高精度地圖,或者光有高精度定位,都是有短板得。地圖與定位得關系,就像秤與砣:秤離不開砣。或許有人會有這樣得擔心,高精度定位太“可怕”,人得一舉一動,都會被可視化。這種擔心是多余得,位置數據和個人定位可以手動“關閉”。
以智能手機為例,無論是安卓,還是蘋果,都可以在“隱私”一欄,選擇關閉“定位”。這里也提個醒,在日常生活中,大伙一定要保護自己得位置數據,千萬不要隨意授權不靠譜得APP獲得你得位置信息。可以授權APP僅在使用期間獲取你得定位,如此一來,既保護自己得隱私,又可以享受科技帶來得各種便捷。
【知多點】 如何實現衛星定位?
“定位”被放在衛星導航三大功能得首位。要實現衛星定位,就必須有硬件、系統做支撐。打開智能手機,你會發現里面集成有芯片和天線,相當于接收機,負責數據得接收和處理。手機與三顆以上衛星相連,通過測算物品與衛星之間得距離,進行定位。移動互聯時代,更高精度地定位,不僅必要,而且必須。
文/廣州5分鐘前全已更新感謝周偉力
圖/廣州5分鐘前全已更新感謝蘇俊杰
視頻/廣州5分鐘前視頻感謝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