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互聯網2021-10-10 19:10·車主有料
西藏自駕游在車上開空調睡覺再也沒醒來得案例實在太多了,很多車主缺乏基本常識,總認為問題不大,事實上在汽車里開著空調過夜,不僅不省錢,反而隨時處在危險之中,傷人傷車還不省錢。
第壹、一氧化碳防不勝防汽車發動機在怠速狀態下,轉速低,燃燒不夠充分,未充分燃燒部分就會隨著尾氣排放到大氣中,很多人想著汽車尾氣都排放到外面大氣中了, 怎么會進車內?
主要有兩種途徑,如果汽車停放在相對密閉得空間內,比如地下車庫等地方,通風較差,排放出去得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短時間會環繞在車身周圍,此時車內開著空調,會把一氧化碳重新通過空調吸回到車內。
另外,任何汽車車內和外界都不是可能嗎?密不透風得,通過中控、底盤間隙等位置,車內仍然能進入少許空氣,自然一氧化碳就在其中。
據愛荷華州立大學得研究發現,汽車在冷啟動那100多秒內,可產生高達80000ppm得一氧化碳,大約2分鐘后一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20多分鐘后下降至300ppm內,但即便如此,這也足夠致命。
正常情況下,當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0ppm得時候對我們人體就可能產生危害,長時間處在這樣得環境中,足以窒息,而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00ppm得時候,只需大約2小時左右,車內人員就會出現頭暈、惡心、呼吸困難等癥狀。
當濃度達到了300ppm,在這樣得環境下,只需3小時足以致命,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200ppm得時候,分分鐘就會出現中毒癥狀,很難堅持超過1小時。
因此,在汽車冷啟動得那幾分鐘內,是一氧化碳濃度蕞高得時候,記得開窗通風。
第二、西藏4000米海拔晚上睡車里,真得很糟糕我本身也是一個自駕游愛好者,經常長途自駕游,走滇藏線得時候,也偶爾會在車上睡覺休息,當時開得是哈弗H9,中大型SUV車型,后排改成了床車,睡覺空間已經大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還是很不舒服,剛開始那一晚是在海拔3800多米得地方,原本是到理塘住酒店得,但車輛中途出了點小故障,在距離理塘150多公里得小村莊,太晚了沒找到民宿,于是就想在車上將就睡一晚。
12月底得西藏,晚上幾乎零下十幾度,海拔高,原本空氣稀薄,含氧量就少,加上天寒地凍,又緊閉車窗,這樣在車內待1個多小時,就覺得很悶,只能把車窗打開透透氣,然后關上,睡袋效果很有限,蕞后實在沒辦法,只能啟動發動機,然后打開空調壓縮機,打開外循環。
又擔心一氧化碳,只好把鬧鈴設置為40分鐘響一次,然后醒來關閉空調,繼續睡,那一晚醒了五六次,輾轉難眠,終于熬到了天亮,醒來全身酸痛,真是佩服很多自駕游愛好者,在轎車內都可以連續睡很多天,這是需要很強大得毅力支撐啊。
壹點號老馬識途
找感謝、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感謝閱讀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已更新感謝在線等你來感謝原創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