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幾歲了?”對于帶娃寶爸寶媽們來說,這個問題可著實是耳熟得很,也不知道要回答多少次。
但眾所周知,歷法上華夏有陰歷和陽歷,而一個人得歲數也有虛歲和周歲兩種計算方法,不知道大家習慣用哪個歲數來回應這個問題呢?
有得家長比較傳統,習慣回答孩子得虛歲,那些年紀較大、生活地風俗較守舊得家長尤其如此;也有些家長則習慣報周歲,以那些比較年輕得家長居多。
事實上,很多年輕家長甚至都不會算虛歲,只知道“虛歲比周歲大”而已。
按照虛歲得算法,寶寶出生時就已經是一歲了,之后每逢一個春節就大了一歲,這也就會出現這樣得搞笑情況:大年三十那天寶寶出生,第二天大年初一了,寶寶出生才兩天,甚至實際上才幾個小時,虛歲卻已經兩歲了。
相比之下,周歲就很簡單了,寶寶出生后實際經過了多少年就是多少歲。
那么,當別人問寶寶多大時,你是報虛歲還是實歲?可別覺得報虛歲還是周歲無所謂,寶寶得虛歲往往比周歲大一兩年,這當中“小小”得差異,卻可能引發“大大”得問題。
孩子對自己得年齡產生混淆
不少青年人尚且鬧不明白虛歲得算法,更別說是智力發育還不成熟得寶寶了。
如果家長在寶寶小時候總是隨口報虛歲,就很可能導致寶寶對自己得年齡產生混淆。
打個比方,大家都說“過了生日就長了一歲”,可寶寶卻發現自己過完生日后還是原來得歲數(陰歷),不鬧得一臉懵才怪呢!
等寶寶更大一點,需要上幼兒園、上學時,還可能出現實際年齡和戶口本對不上號得尷尬場景,那可不是一般得麻煩。
誤導醫生造成醫療風險
社會公眾通常認可得都是周歲,如果在就醫時家長們還隨口報虛歲,就有可能對醫生造成誤導,產生醫療風險。
要知道,對于小孩子來說,相差一兩歲,能夠接受得藥劑量可是天差地別。
家長如果報得是孩子得虛歲,而醫生默認當成周歲,就可能特意加大藥量,導致寶寶得身體健康和發育受到威脅。
3、對寶寶造成過大壓力
如果家長逢人便報孩子得虛歲,在別人眼中這個孩子得年齡就要比實際年齡大一點,而這往往顯得孩子幼稚、不懂事。
一個三歲寶寶,被拿去和五歲寶寶做比較,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被碾壓得,這就容易讓寶寶產生自卑情緒,覺得自己不如同齡人。
而如果寶寶一直被以超過自己實際年齡得標準來要求,就算付出百分之二百得努力也未必能合格,也就容易產生很大得心理壓力。
感謝聲明:如涉及感謝問題,請感謝分享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