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21年以來,房價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得情況,更有甚者用二手房掛牌數量來佐證,南京、成都、武漢、天津等城市得二手房掛牌量屢創新高,平均超過了10萬套,去化周期明顯拉長。這足以說明,二手房價格確實出現了陰跌得情形。
然而,事實真得如此么?未必,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底,1-6月份華夏平均房價達到了10702元/平米,同比再次提升9.69%。看起來樓市在平穩向下,但實際上市場上得購房者依然樂此不疲,暗流涌動助推著房地產繼續向前發展。
那么,未來得房地產情形如何,10年后,房價還能漲么?房價還會像5-8年前那樣保持高昂得上漲勢頭么?有機構測算:10年后一線漲300%,二線漲400%!
近期,一家房地產機構做出了2035年各大城市房價得預測值,在網易新聞、搜狐網等都有相同得信息,通過這張表可以發現,10年后,也就是大約2035年,房價基本分為了3個檔次(一線超25萬,二線超10萬!):
第壹檔次:北京、深圳、上海。現在得房價分別為6.8萬元、7.2萬元、5.6萬元。隨著城市化得發展,這三個老牌一線城市得房產也會高歌猛進,北京房價達到27萬元、深圳房價達到27萬元,上海得也達到了25萬元。按照現在均價6萬元計算,那么漲幅就達300%。
第二檔次:主要得二線城市(包括個別一線城市),例如廈門、廣州、杭州、南京、天津、蘇州等城市。現階段,這些城市得房價平均在1萬元-2萬元之間。而到了10年后,則上升至10萬元左右,廈門、廣州、杭州、南京、天津、蘇州這幾個城市價格基本在17萬元、14萬元、12萬元、12萬、10萬元、9萬元,按照均值10萬元計算,比目前得2萬元幅達到400%。
第三檔次:普通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主要包括了青島、武漢、無錫、合肥、鄭州等。現階段,這些一般二線城市得平均房價保持在8000元-9000元。根據測算數據顯示,這些主流二線城市得房價會分別達到8.6萬元、7.1萬元、6.3萬元、6萬元。比現在增長接近600%。
指聞君總結一下這份《測算表》得特點:
①房價普遍處于“大跨步”上漲趨勢中,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漲幅都很大;②現在房價已經很高得城市,未來得增長潛力并不大,反而那些現階段房子相對便宜得城市,將來得升值幅度大一些;③樓市因城市而異,有得城市樓市高歌猛進,有得城市樓市收縮,不可同日而語。看到這里,估計很多人都覺得“不可信”,這份預測他有點太“異想天開”了。不過,如果你能清楚其背后得支撐邏輯,或許就不這么認為了。城鎮研究可能李鐵、北師大教授董藩等一系列房地產可能,他們給房地產漲跌得定性幾乎趨于一致:樓市不會跌,價格還要漲。例如李鐵就從城市化得角度做出了分析,華夏正在朝著發達China得目標前進,而發達China得城市化率普遍高于75%,現在我們才勉強達到63%,根據過去40年城市化速度看,每年遞增1個百分點,那么華夏城市化還有將近13-15年時間,城市化會不斷驅趕農村人進入城市,進而為房地產貢獻源源不斷得購房需求。
北師大教授得董藩,也多次語出驚人,他對自己得學生說,如果40歲自己得資產不能達到3000萬,不要說“我是你們得老師”;對于房地產,董教授同樣“看漲”,像北京、上海、深圳等這樣得世界性大城市,他認為房子漲到80萬元才算合理得。
指聞君暫且不“評論”上述得“25萬元、10萬元預測”是否準確,如果房子得價格要達到25萬元、10萬元得水平,那么至少需要具備2個方面得前提條件:
第壹、人均收入得到了大幅增長(或者說CPI顯著提升),以至于人人手握上百萬元現金,當每個家庭都有上千萬元現金儲備得時候,10萬元房價、25萬元房價一點都不算高。而根據現階段得情況來看,10年后不可能出現這種“假設”得情景,所以這個條件不可實現。
第二、收入沒有漲多少,但是房價卻飄了,也就是存在房產泡沫。這一點更不可能。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曾這樣說過,華夏房地產已經出現了泡沫得情況,這一點要敢于承認,西南財大研究顯示,華夏得房價收入比超過9:1,一線城市超過30:1,二線城市也達到了10:1以上。而根據國際合理水平,位于4-5才是相對適中得。收入跟不上房價漲幅,以至于樓市泡沫堆積。
結論:一方面收益不可能實現“躍進”提升;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得調控基調下,房產不可能出現高泡沫,故而能支撐25萬元/平米價格得條件都不具備。所以,這份“測算表”可能也只是博取一下眼球罷了,不必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