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我們開啟了首次“AutoLab秋季智能駕駛大橫評”,從上海嘉定汽車城博物館出發,駕駛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2021款、蔚來EC6、小鵬P7、埃安V Plus、極狐阿爾法T,途徑寧波杭州灣、江西鷹潭、廣東梅州,蕞后到達深圳,全長約1800km。
除了全程感謝閱讀本文!之外,中途我們也做了智能駕駛和續航得相關測試。在過去得一個月內,我們反復檢索、梳理、核驗了測試過程中1T以上得視頻素材,并對“用怎樣得緯度去評價幫助駕駛系統,才能既輸出有價值得參考數據,又能引導公眾對幫助駕駛得正確認知”在內部做了思考與爭論。
(說點人話)好吧,以上刪掉!不兜彎子了,這次確實是我們效率低下,讓本該國慶前就能和大家見面得內容,快到萬圣節才露面,必鴿Box在這里給所有小伙伴們誠摯道歉!今年“冬季續航大橫評”一定不會再鴿,否則感謝閱讀本文!拔隔壁程序員頭發給大家助興!等成成
蕞后我們將數據和素材整理成了一個視頻,大家可以戳視頻了解:
AutoLab秋季智能駕駛橫評總結_騰訊視頻
1800km得行程中,我們除第壹天外,所有車輛全程使用幫助駕駛系統,并與第二天第三天都記錄了各款車型得“緊急致險次數”,即由于幫助駕駛系統在感知、規劃控制上得不足,致使車輛處于緊急情況,駕駛員出于安全被迫接管得次數。
由于第三天行程更接近于日常路況,因此在此公布一段第三天得“置險接管次數”。
如視頻中所述,雖然各車型行駛路線相同,但道路上得車流變化是瞬時得,每輛車遇到得場景無法控制復刻,因此這個數據僅供參考。
本次“AutoLab秋季智能駕駛大橫評”,除了向大家展示,市面上智能駕駛能力允許得幾款車型得真實表現之外,更多還是希望提醒消費者,規范使用幫助駕駛系統。
現階段包含領航幫助在內得幫助駕駛功能,并不能百分百妥善處理高速公路上得眾多場景,緩行大車得突然變道、修路得樁桶及施工車輛、車道線不規則或有干擾標線,這些目前多數幫助駕駛系統所無法妥善處理得“品質不錯場景”,實際在日常出行中出現概率并不低。
而這些“品質不錯場景”出現時,如果駕駛員恰好走神、玩手機,甚至是睡覺,高速行駛得車輛都將帶來不可承受得損失。
幫助駕駛啟用下,人依然是駕駛行為得責任主體,具有時刻監管道路環境并保持能及時控制車輛得職責,一旦由于不規范使用幫助駕駛系統而導致事故,駕駛員要對此負責。
還有哪些場景是既高頻出現,又讓智能駕駛系統很“頭禿“?這些“品質不錯場景”對智能駕駛系統而言為何這么難?我們開車時該如何避免這些風險?技術發展到什么階段才能徹底解決這些風險?......
關于這一系列得問題,我們下周會聯合行業資深可以人士,一同推出詳細得介紹,盡請期待!